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76天的堅守,英雄的武漢正式重啟。

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疫情終將會過去,但是我們不會忘記,畢竟,這個冬天給我們的記憶是長久且深遠的。


2020不會重啟,我們的生活也將回歸常態,讓社會重新運轉起來。也許,對於我們普通人,疫情更是重塑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認識。


經過這次疫情,有的人可能突然會下定決心買房(很多城市明確規定禁止外來人員在正式復工前返回,從源頭勸阻租客返程,“租售同權”被疫情打出原形),有的人則改變買房需求,將此前並未在意的物業、產品等作為硬性參考指標。

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網絡上廣為流傳的崑山相關政策內容

接下里,我們一起來聊聊疫情之後的選房邏輯。(由於疫情,不少媒體和開發商推出某些營銷概念,但未必適用於大多數購房者,很多都不適用,在此我們將辯證分析)


壹|城市


城市的選擇很重要。大城市依然成為很多人的首選,衡量一個城市的水平,除了經濟指標外,社會規律、文明程度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疫情爆發後,很多人都在思考:城市化將繼續嗎?


大城市化,是客觀規律;大城市化、都市圈並不會因為此次突發的疫情,來改變原有的軌跡。疫情結束兩三個月後,該是什麼樣子還是什麼樣子。


城市的醫療狀況也是決定職業的重要因素。此次疫情後,醫療配套將與職業規劃、行業發展等一同成為年輕人選擇城市的重中之重。

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再來看看武漢,再來對比杭州、蘇州等南方城市,南方城市的應對能力好於北方,東部城市好於西部城市。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更在於政府的執政能力。


貳|配套


在這場疫情的催化下,在學區、地鐵這兩個硬性指標之外,

醫療和商業配套變得格外重要。


疫情期間,在家隔離,外賣點餐時代已經過去。一時間人人都是小當家,日常食材從哪來?大超市才是剛需,1公里內有個超市太重要了,物價穩定,種類豐富,隔三差五就可以採購一次,還有什麼比家門口有個超市來的更幸福。

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一家大醫院能給人安全感。父母逐漸變老,孩子慢慢長大,在家隔離這段時間才深刻體會到家人的重要性。

3公里內有個大醫院,這是剛剛好的距離。疫情之後處在壯年的我們才深刻體會到,時間就是生命。


叄|物業


此次疫情,物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過了疫情的考驗,購房者對小區的物業也會有新的要求。


好的物業可以保命。比如,做好防控提醒、公共區域每日消毒1-2次、電梯備紙巾、進出小區測體溫且實名登記,在關鍵時刻,物業作為守衛小區的最後一道防線,在這場疫情守衛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而更高端的小區,代“跑腿”服務、物資援贈、團購蔬菜等,物業的精細化管理讓社區居民更安心。


無接觸式的黑科技給人們帶來安全、便捷的生活體驗,也能提高物業的工作效率,比如人臉識別系統、app智能管理等。


當然,社區安保、日常保潔依舊是業主關心的重點。但這並不代表著,社區內不需要社區文化、暖心服務、業主間交流等。從長遠角度看,一個好的物業營造的好的社區氛圍二手房的溢價率往往要高於其他小區


普通小區看地段,高端小區看物業。如果業主的一切都被悉心照料,當然更願意選擇當前居住小區物業或同一水平的物業,也願意為品質買單,願意接受含優質物業住宅的溢價。


需要注意的是,要享受好的物業服務必須購買高端樓盤才能實現,這就涉及到購房者的預算問題。物業服務還是作為一個樓盤的附屬品存在的,樓盤好,物業就相對好,樓盤差,物業就相對差。


肆|產品


疫情過後,我們會重新審視當前的居住環境,對小區品質的要求有所提升。


老破小區愈發被嫌棄,尤其是房齡老舊,貸款難、沒有地鐵和學區的老破小區。香港淘大花園在SARS時出現的問題,在香港青衣康美樓再次出現,買家會增加對於排水排氣排煙等等工程細節的要求,對於無法檢測改造的老舊物業,更為擔憂。


與此同時,疫情也改變了大家對住宅類型的偏好,我們開始嚮往 “詩與遠方”。且不說別墅能帶來舒適的居住環境,別墅所具備的特點,也足夠讓人怦然心動。


這些別墅和院落通常位於遠郊,地段偏遠,周邊沒有地鐵,配套確實,價格不會太貴(也有些別墅位於市中心,價格高昂,總價並非普通人能承受);低密度住宅;或是低樓層、南北通透的小洋房,抑或是獨門獨戶,帶花園的別墅,環境要好得多。

疫情後,最真心的5條買房建議,看完先收藏起來

我的看法是,在疫情結束後,低密度住宅一定會迎來一小波行情,但不會長久。


現實生活中,我們要結合預算、需求來綜合考量,在通勤時間和居住環境中權衡,也許會因為更低的總價或更短的通勤時間,買了高層住宅。正如前文中所述的別墅特點,低密度產品要麼過於偏遠,要麼過於昂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適合購買此類產品


我們都知道,房價暴漲的時代已經過去,買房更應該考慮安全性和流動性。與普通住宅相比,別墅的保值增值性和流動性遠不如前者,別墅太大,總價太高導致能夠接手的客戶群體非常少。再者,別墅大多距離市中心太遠,而產業、醫療、商業、交通則是影響交易的中主要因素,別墅根本搭不上邊。


伍|總結


疫情過後,也許我們的選房邏輯有所改變,萌生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想要買了低密度、低容積率產品,想要買個度假房,想要買個海景房。


但這裡,我們建議大家,不要因為疫情去追求不適合的東西,疫情只是短暫且偶然發生的事件,註定只是個插曲,我們依然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去進行選擇。


不管投資還是自住,都應迴歸到居住需求。買一套自住房,邏輯都是圍繞著生活所需來展開。


房子的價值終究在於城市、地段、產品以及合理的價格。未來,城鎮化依舊繼續,人口還是會往一二線城市聚集,有價值的房產依然在主流地段,配套齊全、交通方便是關鍵要素。


疫情結束後,想必不少剛需族都有了購房需求。最後,要提醒大家,對於首次置業的剛需,買房時要學會妥協。如果預算有限,地段好、品質好、房齡新的房子是買不到的,符合要求的都在遠郊區。要調整好心態,客觀瞭解在自己預算範圍內能買到的房子是什麼樣,有多少錢,辦多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