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2020年,對於不少準業主來說,收房季到了。而開發商的“終極大考”也來了,每年交房季,全國各地都有樓盤迎來維權。當然,有人戲稱,維權潮也來了。


那麼,到底今年有多少住宅要交付?哪個板塊最多?會對二手房市場造成什麼樣的衝擊?開發商會緊張嗎?


下面幾張小表格,各位收好啦。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47個交付樓盤等待考驗房企壓力大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蘇州共個47樓盤交付。


這個即將交付的樓盤中,大部分聚集在吳中區和吳江區。其中,吳中區有12個,吳江區有15個。
品牌房企也迎來了自己的交付年,比如碧桂園、綠地等;屆時,他們的客服和物業都會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對於品牌房企而言,銷售可能並不是他們最緊張的時刻,交付時客戶所反饋的信息才是他們最關心的。畢竟,這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門面”。


毛坯精裝各佔一半精裝是把“雙刃劍”


上述47個樓盤中,共有23個樓盤精裝交付,1個樓盤簡裝交付,其餘均為毛坯交付。


毛坯項目多集中在吳中區和吳江區,其中,吳中區有7個樓盤毛坯交付,吳江區有11個樓盤精裝交付。


在今年樓盤的交付中,精裝交付的品質依舊是市場關注的重點。特別是近兩年,交付質量普遍較差,不管是改善盤還是剛需盤,都暴露出了很多工程質量問題。


比如,2019年年底交付的國熙瑞墅,交付的房屋現狀與合同及樣板間約定嚴重不符,牆智大面積脫落,房屋牆體大面積漏水,部分地磚破碎不堪……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交付情況。

今年蘇州47個樓盤迎來交付大考,哪些會遭遇維權?

比如,K2海棠灣配置縮水,水、燃氣管道全部裸露在牆體之外。


對於開發商來說,以毛坯房交付最為省事,而打造的精裝房則是一把“雙刃劍”。


從前期策劃設計、物料採購、土建施工、內部裝修等每一環節都緊緊相扣,前面某個步驟出錯了,就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最終的工程不合格。


同時,因為限價的影響,一二手房倒掛嚴重的限價房成為蘇州新房市場的“流量擔當”。但是,限價房給購房者帶來優惠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憂。


開發商的利潤=總銷售額-土地開發成本-房產安裝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其他費用(廣告費、公關費等)


由於開發商的拿地成本,限價的出現,導致房價與地價之間的價差較小,限制住了開發商的利潤;為了使得利潤最大化,不得不壓縮其他成本、減少損失,只能從房屋用料上下手,偷工減料或降低檔次,交付的質量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受到建材成本上升的影響,開發商利潤空間必然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是否為了節約成本,會在裝修上存在縮水現象呢?


這就是造成目前維權潮頻發的原因。上述的問題,還會在今年的樓盤交付中大面積爆發嗎?


新房的限價,是政府想要穩定市場,出於對市場的保護,但對購房者來說結果是有利有弊的。


這兩年新房質量普遍較差,在買房時,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一旦遇到此類事件,一定要學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


不可抗力
部分樓盤延期交付


由於疫情影響,不少原定於今年交付的樓盤紛紛延期,比如中海上東區、星港灣壹號、華潤萬象匯花園、中海富仕居等。


早在2月19日,蘇州市發佈文件調整交地、開竣工等履約要求:


對受疫情影響未能按期開竣工的,用地單位可申請延期,並簽訂補充協議,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期間不計入違約期。


而目前蘇州早已解除一級響應,這個“延遲時間“並不會遙遙無期。


提醒各位購房者注意:開發商的延期通知必須提前通知業主,可以是登報通知,也可以採取郵寄告知函的形式。需留意交房延遲期限,看看延期交房期限是否合理,超出合理時間範圍,又給出令人信服理由的,業主完全可以主張賠償。


最後,比延期交付更讓我們擔心的,是為了搶工期,房子的建築質量如何保證。收房時一定要嚴格檢驗,確保兩書一表是否齊全。


最後,還是希望所有的開發商們,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無論是購房者還是賣家,都是房地產市場的參與者,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