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山城,長江和嘉陵江在這裡匯合奔騰東去,兩江夾峙形成了一個舌頭狀的半島。重慶的中心就坐落在這片山岩之上,也許是由於地形的限制,圍繞著半島放射狀般佈滿了20多座衛星城,或盤踞山頂,或依山面江,真所謂山就是城,城就是山。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作為直轄市的重慶又有霧都之稱,每年深秋至來年初春,茫茫大霧籠罩著這座兩江環抱的山城,使它變得更加神奇,更加迷人。重慶地處中國腹地,自然條件優越,而重慶人強悍的氣質,奮鬥向上的樂觀精神,且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乃至服裝衣著中,表露無遺。

重慶人無拘無束的打扮,是一種性格的展現。色彩不分南北、樣式不論中外,重慶人經過自己的再創造,使服飾更為絢麗多彩。重慶人的這種兼容性和創造性,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重慶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別看這3100多萬人,都操著一口流利的方言土語。但查查他們的祖籍,卻並非都是土生土長的重慶。這種成分混雜的現象,來源於重慶曆史上的3次人口大遷移。

明末清初,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給四川帶來人口銳減,經濟蕭條的局面。當時朝廷採取了湖廣填川的移民政策,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進入四川,形成了外鄉人與重慶人的第一次大融合。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全國各地背井離鄉的同胞,湧進了這座當時的陪都,重慶又一次融進了外鄉人。1949年,解放大軍進駐重慶,一批彪悍的北方漢子,又在這塊土地上留了下來。

六七十年代,中國沿海地區的一大批企業,內遷到重慶。從而給重慶人的生活,注入了更多的外地色彩。就是這一群別具一格的人,加上這一群別具一格的山,組成了這個別具一格的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如今的重慶,雖然現代化的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把這個古城裝扮得異常壯麗。但當年風格別緻的吊腳樓,已變得越來越少了。這種建房方法,產生於城市的初創時期,由於地形限制,人們無法按常規建造房屋。

重慶人為了最大限度地,在陡坡、峭壁、懸崖上,爭取居住空間,他們利用當地廉價的杉木、楠竹做建築材料,創造了這種山城獨有的建築形式。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這種吊腳樓,大都一面臨街、一面依山或傍水,臨街面作為廳堂和店鋪,居高臨下、微微顫顫、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堪稱山城一絕。

這座過於擁擠的城市,車流如潮,人們腳步匆匆、風風火火,中國其它城市裡密如流雲的電動車,在這裡卻了若寒星。面對這些九曲十八拐陡峭的石梯,人們只能求助於自己的兩條腿了。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為了把上下兩個半城連接起來,著名工程師茅以升,在1944年為重慶設計建造了第一條客運道,望龍門客運纜車線。近年來又建成了多座,完全用於公共交通的大型客車、電梯,從此重慶人才得以免除人力爬坡之苦。

大江和大山,把重慶分割成若干小城,大霧又常使過江輪渡停航,為了連結這些小城,重慶在建造大橋的同時,近年來又修建了過江索道,長江和嘉陵江兩條過江索道凌空飛架,天塹變為通途。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重慶有3000多年的歷史,由於這裡地形獨異、易守難攻、物產豐富,歷史上曾有三個王朝在此定都,為後世留下許多名勝古蹟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傳說。

這裡靜臥著古代巴國將軍蔓子的英靈,公元前四世紀,巴國發生內亂,蔓子將軍派人向楚國借兵,並許諾以三座城池相讓。內亂平息後,楚王派使者前來要求巴國割讓城池,蔓子將軍說:巴人的土地,我是無權相讓,我只能用我的頭來答謝楚王了,說完蔓子即拔劍自刎。楚王聽說後,寧以上卿之禮,厚葬蔓子將軍的頭顱。其中一古墓裡,就埋葬著蔓子的身軀。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釣魚城位於重慶北部,公元13世紀,當蒙古大軍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時,卻遭到這座小城近40年的頑強抵抗。公元1258年,蒙哥大汗親率十萬大軍進攻這個城堡,不僅沒有攻下,反被抵抗軍民擊傷,死於鐵瓦寺。這場戰爭挫折了蒙元鐵騎所向披靡的勢頭,歐亞地區民族,終於得以喘息復甦。

公元1357年,紅巾軍部將明玉珍攻佔重慶,建立了大夏農民政權。重慶作為大夏國的國都,經歷了14個春秋歲月。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一座紀念碑,是重慶人民為紀念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革命者鄒容,並將一條街道命名鄒容路,以此寄託著重慶人民,對這位革命先驅深切的緬懷。

大足石刻,是重慶先民饋贈給整個世界,氣勢恢宏的文化藝術寶藏。一些以佛教題材為主的石刻造像,表現出一種浩瀚而敬慕純正的精神世界,體現了古人熱愛生命、創造生活的精神和他們空靈超然的情操。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大足石刻創作的那種超然精神,構成了現代重慶文化精髓。當看這一個個猙獰怪異的巴人面具,不僅準確地表現了古代巴人,豪放渾厚的澎湃。同時,也展現了現代重慶人,獨特鮮明的精神風貌,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

小編講這麼多,其實最能體現重慶風貌和重慶人的麻辣性格,莫過於重慶的飲食文化。它不僅反映了重慶3000年的歷史,也包含著重慶人在歷史的變遷中,所形成的個性。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重慶川菜,起源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晚清。他將外省的江浙、京津、雲貴、湖廣等口味,成都、瀘州、樂山、內江的特點,兼收幷蓄融為一體,形成了風味獨具的重慶流派,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

最能體現重慶人那火辣辣的性格的,要屬的重慶火鍋了,俗稱毛肚火鍋。在這一鍋熱騰騰的湯料裡,幾乎包含了中國人喜歡的各種味道,真可謂是百味俱全。但在這百味之中,還有突出了麻辣味,且時候口感香甜、令人回味無窮。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毛肚火鍋不僅重慶人喜愛,也備受外地人的歡迎,久而久之它幾乎成了重慶的代名詞。重慶火鍋究其來歷,與重慶特殊的氣候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很久以前,在天寒霧重的季節,重慶的勞動人民,曾將豬、牛、雞、鴨的雜碎煮成一鍋,並放一些能壓腥味兒的麻辣佐料,這樣既能驅寒去溼、又能爽口果腹,這種飲食習慣發展到後來,越來越講究。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入鍋的不僅有雞翅鴨脯,甚至有山珍海味。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而吃火鍋也不限於天寒霧重的季節,就是在三伏天的酷暑中,食客們也圍坐在熊熊的火爐旁,一邊汗如雨下,一邊酒酣耳熱,這是一種何等暢快的情致啊。

夜幕降臨,登高遠望,山城萬家燈火、燦若繁星,而市民們的興致,似乎並沒有因白晝的消逝而減弱,他們又沉溺於另一種情調之中。

重慶是什麼?它是一部史詩,還是一種精神,它是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聚合。它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它是一條躁動與兩江中的巨龍,它將肩負著歷史的重託,開始那艱難而壯麗的騰飛。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史上曾3次大遷移,走過3000多年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