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 同擔風雨——記阿納宰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李中義

青山一道 同擔風雨——記阿納宰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李中義

編者按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今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千年追求的夢想。

1979年以來,隨著“小康社會”的概念被提出,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無數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者們始終昂首闊步,將堅實的步伐刻印在這份答卷上。

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宏偉目標衝刺,雲南發展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如今,站在2020年,這個穿越無數苦難與輝煌歲月的日子,我們執著的夢想已觸手可及。為記錄下這特別奮鬥歷程,昆明信息港開展“身邊的小康”圖文短視頻徵集活動,用更有溫度的作品,講述身邊的小康故事。

本期我們選取“何燕”所作的《青山一道 同擔風雨——記阿納宰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李中義》一文編髮。全文如下:

青山一道 同擔風雨——記阿納宰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李中義

以真心體民情

李中義,是一名扶貧駐村工作隊長。“立足窮鄉僻壤,不拔窮根不還”這是他的誓言。 2019年初,帶著上級組織的囑託,肩負著光榮的使命,李中義離開了深愛了29的工作崗位——赤鷲中學,來到了富民縣赤鷲鎮的阿納宰村。

阿納宰是赤鷲鎮最偏遠的一個村子,基礎設施差,經濟發展落後,群眾生活水平低下,2015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貧困村。隔螳螂川相望是祿勸縣,山溝對面是另外一個鎮,可以說是“一河分兩縣,狗叫擾三鄉”。

走進村子,垃圾遍地、村容凌亂、山高路險,一片蕭條。李中義的心情沉到了谷底,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很重,不知道該如何著手開展工作。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 通過認真思考,李中義決定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調查非貧困人口的家庭情況,二是掌握貧困戶真正貧困的原因。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打贏阿納宰的“脫貧攻堅戰”。

由於村民務農都是早出晚歸,李中義就放棄休息時間,利用村民在家的時間,帶上香菸和一些糖果,帶領駐村隊員深入村組,積極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在貧困戶杜天池家,老人正在做飯,李在義和老人拉起了家常,他發現老人對剛購置的電磁爐使用不熟悉。通過觀察,他指著電磁爐上的按鍵編了句順口溜“右開關,左爆炒,加減調大小,用完電斷了”,邊念順口溜,邊手把手教會老人使用電磁爐。通過一件件小事,鄉親們不再像以前一樣不搭理他,而是慢慢與他拉家長、聊難處。他及時整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析原因,向村三委提出對策和建議。不用一週的時間,李中義的足跡就踏遍轄區每一個角落,熟悉了整個轄區的情況,還憑記憶手工繪製了一張貧困戶居住位置圖,用不同顏色標明貧困戶人口數、孩子就讀情況、家庭脫貧狀況、掛鉤領導等信息,為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部門提供了精準的路線圖。

在貧困戶中,當李中義發現有思想意識比較好的村民時,就格外注重農村產業人才的培養,便經常走進這些村民家裡,和他們促膝長談,讓他們帶著更多的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幹出來的。李中義更加註重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變。工作隊協助村三委對全村精準扶貧對象制定了結對幫扶方案,結合各家實際,分別制定產業發展計劃,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形式,實施革命老區萬壽菊產業項目,完成3000畝萬壽菊產業基地建設,實現每年有2.52萬元貧困人口分紅。同時動員貧困戶加入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每戶分紅1000多元。去年協助村委會積極爭取資金一百萬進行林下養雞項目,今年預計為集體經濟增收8萬元。一年來,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的帶動,全村貧困戶實現了真正脫貧。阿納宰在2019年年終考核中獲得全鎮第一,結束了年終考核多年來名次倒數的歷史。

從“臉難看、門難進”到“進家人來迎,出門狗來送”,李中義通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用真情溫暖了群眾的心,打通了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貧困戶從一貧如洗到正在小康路上奮力拼搏,他踐行著當初剛來駐村時的誓言。阿納宰村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新扶貧方式、使扶貧開發工作呈現出新局面。

如今,時常有村民邀約李中義去家裡喝茶聊天,時常有村民送來自家種的新鮮蔬菜,時常有村民拉著他構建家庭的宏偉藍圖......說起這些,李中義覺得心裡暖暖的,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中義的工作也得到市級政府的肯定,李中義提名為“昆明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在昆明市脫貧攻堅大眾點贊中,獲得18875票。

以真情暖民心

春節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性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和經濟創收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阿納宰村作為已脫貧的省級貧困村的扶貧工作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面對疫情的不確定因素,阿納宰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李中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衛著全村村民的身體健康、捍衛著每一位村民的生命安危。

疫情發生後,在鎮黨委、政府安排部署下,阿納宰村迅速召開工作部署會,由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李中義帶隊,逐戶逐人對阿納宰村168戶618人開展拉網式搜索,對28戶89人建檔立卡戶進行重點排查。經過排查,發現阿納宰村建檔立卡戶務工人員為39人,為全村建檔立卡戶總數的43.82%,主要務工地點為昆明周邊、縣內及鎮內。春節期間在外務工未歸的4人,勸導他們配合隔離,李中義帶領工作隊為格力人員看望、慰問家人,告知隔離人員家裡一切都好,以解除隔離村民的後顧之憂。

防疫物資緊缺是個大難題,駐村工作隊善於利用現有條件,發揮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小妙招層出不窮。宣傳資料不夠,李中義帶領駐村工作隊員一同寫標語,貼在各個路口、牆面顯眼位置;注意到外地車輛存在攜帶病菌入村的風險,李中義靈機一動,用廢棄的被子鋪在入村路口,灑滿消毒液,自制了一條消毒隔離帶,讓來往的村民更加放心。

各交通要道的堵卡檢測是政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明確要求,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赤鷲鎮、阿納宰村按要求在赤青公路拖桌——阿納宰路段設雙卡點(入阿納宰村一個卡點,入赤鷲鎮一個卡點)對進出村、鎮的車輛登記造冊、宣傳引導、認真排查。外出返鄉的本地村民查問來源、測量體溫、做好信息登記,非本村、本鎮居民的一律勸返。堵卡前期沒有帳篷,堵卡人員生活起居成難題,他們就利用森林防火站點防風御雨,自制灶臺、燒水做飯,在最艱難的前線搭起了一個溫馨的小家;防控卡點為24小時全天駐守,隊員們兩班倒、每天吃住在卡點,有時餓了,衝一桶方便麵充飢;白天渴了,採路邊的野草煮茶解渴。

2月13日,一輛祿勸車輛企圖從拖阿路段防控區域經過,經過工作隊隊員的耐心勸導,成功勸返了該車駕乘人員。拖阿路段是款莊、散旦、東村、尋甸和祿勸至富民的老公路必經路段。拖阿路段卡點除了排查入阿納宰村的人員和車輛,同時也排查入赤鷲鎮的人員和車輛,隊員們的排查工作從不敢掉以輕心。深夜的拖阿路段寒風刺骨,但疫情防控卡點的工作隊員用雷打不動、風雨無阻的堅守,守護著青山 ,守衛著赤鷲鎮的每一家、溫暖著阿納宰的每一戶。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富民縣縣級及各部門領導,多次到阿納宰村指導疫情工作、慰問抗疫人員和貧困戶。1月16日,富民縣縣委書記一行到阿納宰對貧困戶進行了慰問;2月2日,赤鷲鎮黨委書記、政法委書記一行到阿納宰村堵卡點檢查疫情防控情況,並對工作人員進行慰問;2月11日,富民縣政法委書記到阿納宰疫情防控點慰問一線同志;2月25日,富民縣衛生監督執法局局長一行到阿納宰村委會檢查指導疫情期間防控工作。

習總書記說:“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縣級領導及各部門領導對阿納宰防疫工作的指導和對阿納宰村民的關心,給阿納宰的疫情防控工作暖了人心,給阿納宰的春耕復產生產強了信心!

以匠心贏民意

“不能坐吃山空,趕緊外出務工。”隨著疫情朝良好的方向控制,2月21日,拖阿路段的兩個卡點撤銷,工作隊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春耕復產。

李中義帶領工作隊員著手鞏固脫貧成果。脫貧不脫鉤,認真調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建檔立卡戶的春耕復產的影響:務工單位開始復工,務工人員可以返回到務工單位正常工作,疫情期間務工收入存在缺口可以逐漸彌補。李中義通過多方聯繫,外出務工人員通過多渠道返工復工:相關掛鉤領導聯繫安排一部分務工村民到相關企業返工復工;相關企業、公司為一部分務工村民提供一部分生態公益性崗位;為方便一些務工村民照顧老人和孩子,就近安排一部分務工人員到赤鷲鎮企業上班。通過工作隊、政府各部門和各單位的共同努力,鞏固阿納宰勞務輸出。

“抗擊疫情打硬戰,春耕生產促發展。”勞務輸出落實後,工作隊緊接著協助村委會168戶618人抓春耕生產。年前已投資40多萬元,修復水壩、水庫閘門,修渠引水,春耕栽小瓜、育紅薯苗、種魔芋等農業灌溉用水得到充足保障。為保障春耕的順利開展,李中義帶領工作隊,想盡一切辦法為村民辦實事:聯繫子種銷售商入村銷售,既方便群眾,又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聯繫經銷商入村收購紅薯、青豌豆等農副產品,解決了農副產品的滯銷和運輸問題;大學生村官畢宏偉牽頭聯繫銷售土雞和土雞蛋,節省村民趕集的時間,用於抓春耕生產;對貧困戶開展嫁接果樹等技能培訓,果樹通過嫁接改良品種,增加果樹的經濟收入;引進資金52萬,栽種魔芋40畝,再創增收新高;協助農科人員為村民的農作物進行病蟲害預防和病蟲害滅除,提高農作物產量......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春耕生產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李中義繼續著手整改村容村貌。年前,李中義就帶領工作隊員,挨家挨戶到貧困戶家長走訪,帶領貧困戶一起清理屋裡屋外的雜物,為貧困戶消除火災隱患,讓他們過了一個幸福年。3月9日,李中義又帶領工作隊,沿村中道路清理垃圾、清掃道路,把垃圾集中到焚燒爐中焚燒。清掃完畢,對道路及衛生死角噴灑消毒藥水消毒殺菌,整個村子就像剛沐浴完一樣,令人感覺乾淨清爽。回想起一年前,剛來阿納宰駐村時,容貌凌亂的山村也不復存在。奮進的阿納宰村現在愈發出脫得美麗。

沿著村中小路走向駐村的家,一抹殷紅的夕陽照在阿納宰村的雙石頭山頂,湛藍的天空漸漸披上霞光。一縷清風,伴著工作隊回家。畢宏偉點燃松明,忙生火煮飯;李中義拿起菜刀,忙切菜;另一名隊員,打開電腦,準備寫工作日記。屋頂上,煙囪裡的炊煙在嫋嫋升起。

“征途如虹,重任在肩”,李中義邊切菜邊想:“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堅定信心,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兩個攻堅戰必將取得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