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世家訓》:別覺得讀書就是學習

《顏氏家訓》在中國是一本很有名的書,是中國著名的家訓,作者是南北朝的顏之推,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將自己一生的經驗和心得系統的整理出來,傳給子孫,以此整頓家風。

《顏氏家訓》第八篇是勉學篇,談論的就是學習的問題,學習不僅僅是讀書的問題,首先也是個安身立命的問題,不論哪個行業,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同樣也認為閉門讀書和只會說不能行的空疏學風也是錯誤的。

《顏世家訓》:別覺得讀書就是學習

1.什麼人都要學習

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沉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

從皇帝到普通老百姓都是要學習的,每一個行業,都有他需要學習的地方。做農民要算計耕耘,當商人要商談買賣,當工匠要努力製作各種精巧用品,技藝之士要深入研習各種技藝,武士要會騎馬射箭,而文人要講論儒家經書。

如果一個人只知道讀書才是學習,把別的知識不當做知識,就會射不能穿札,筆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

完全忘記了學習是多方面的,碰上大事,議論起得失來,就張口結舌,茫然無知,別人可以談古論今,賦詩言志,他就像塞上了嘴,低頭不吭聲。

《顏世家訓》:別覺得讀書就是學習

2.學習總歸是有用的

涉獵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技,得以自資。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

學習首先就是讓自己可以自謀生路,讀書即使做不到增加自己的德行,改善風俗,一種才藝,總會有用到的時候。

你希望自己認識的人多,見事的事廣,卻不肯讀書,就是想要吃飽卻懶得做飯,想要身體暖和卻懶得做衣服。

《顏世家訓》:別覺得讀書就是學習

3.學以致用才是會學習

夫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

對於不知道如何照顧家人的,需要看古人如何體察父母心意;對於平時驕橫奢侈的人,要看到別人的恭敬簡樸,節約克制;對於那些淺薄吝嗇的,要看看從前的人如何貴義輕財,少私寡慾。從學習中獲取的知識到哪裡都可以運用。

有些讀書人,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本來沒有讀多少書,只是比身邊的人多讀了一些,便覺得自己自高自大,冒犯長者,輕慢同輩,這都是不懂學習的人。

古代人學習為了充實自己,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現在人學習是為了向別人炫耀,只能誇誇其談。

《顏世家訓》:別覺得讀書就是學習

4.什麼時候學習都不晚

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也。常聽到一種言論,說年輕的時候沒讀書,現在再讀也晚了,顏之推認為,恰恰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學習,才更應該學習,再說那些愛學習的人,根本是不分年齡的。

曾子七十而學,名聞天下,荀子五十,才開始遊學,仍然成為一代大儒。公孫弘四十多歲,才開始讀《春秋》,後面才當的宰相。年輕的時候學習,就如同日出之光,年老的時候學習,就是秉燭夜遊,這些總比閉上眼睛什麼都看不見的強。

《顏世家訓》:別覺得讀書就是學習

所以別用年齡作為不學習的藉口,也別用不會讀書做為不努力的藉口。學習從來都不是指會讀書,學習是成長自己,哪怕是健身,化妝都是一種學習,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