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蔓延,A股見底,三大信號逐漸明確

A股見底的三大信號逐漸明確,在全球資金再配置中的價值也逐步得到認可。其一是外部信號,全球“美元荒”的流動性風險緩解,風險資產定價機制修復,市場從恐慌期切入冷靜期。其二是國內流動性信號,配置型資金主導北向資金恢復淨流入,產業資本回購和增持日益頻繁,未來以戰投渠道入場意願增強。其三是政策信號,中央政治局會議凝聚共識後,貨幣、財政等一攬子政策落地提速。A股上行的拐點將至,主要關注兩大因素。其一是海外疫情,預計歐美疫情不會失控,歐洲大部分國家日增確診高點已逐步明確;美國疫情傳播壓力大,但基準假設下日增確診拐點預計4月中也能確認。其二是國內基本面,當前市場對國內一季度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一季報已有充分預期,數據落地對市場衝擊有限;而在政策託底下,國內經濟的拐點會在二季度確認,且年內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綜上所述,全球資金再配置重啟、國內基本快速回補、產業資本和外資流入加強3大因素驅動下,A股在4月預計將開啟今年的第二輪上漲。


▍A股見底的三大信號逐漸明確。
兩週前,我們在報告《A股策略聚焦20200322—市場見底的四大信號》中提出,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是提前研判A股市場見底重要信號,在這期間有不少信號已經明確,A股在前期全球股市中的韌性和未來全球資金再配置中的價值也在逐步得到認可。
1)外部信號:流動性風險緩解,市場進入冷靜期。美聯儲針對性的政策下,美元指數衝高回落,“美元荒”基本結束。美股也從恐慌性拋售“殺估值”階段切換至“殺盈利”階段:VIX指數下行,美股成交已回落至2月20日快速下跌前的水平。另外,近期產油國頻繁表態釋放供應端積極信號,情緒面提振推動油價上漲。全球流動性危機緩解,風險資產的定價機制修復,市場從恐慌期切入冷靜期。但是,新冠疫情對歐美經濟和金融的壓制仍在,美國信用風險和股市基本面預期依然有壓力:一方面,美國商業票據利差(2A/3M)一直在處於300bp左右高位,公司債利差雖有回落,但仍處高位,AAA/BBB/BB評級利差累計回落103/89/95bp。另一方面,標普500在2020年的EPS預期過去兩週下修了5.1個百分點,後續還有下修空間。
2)流動性信號:外資恢復流入,產業資本萌動。上週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81億,其中配置型資金是主導,淨流入103億。滬深300最新2020年P/E為11.1x,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吸引力都很強;此外,由於中國疫情控制得當,基本面趨勢向上,貨幣匯率穩定,且市場容量夠大,A股在全球資金再配置的過程中競爭力明顯較強。產業資本回購和增持日益頻繁。且戰投標準提高,強化了戰投在項目進展與公司中的地位,增強了產業資本以戰投方式入場的意願。且前期國內疫情影響了諸多公司引入戰投的計劃,隨著疫情好轉,加之再融資政策補充進一步明確,預計上市公司再融資與引進戰投的趨勢會加速,產業資本入場會提速。

3)政策信號:政策加速落地中,凝聚市場共識。3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了明確的信號:“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態度更加鮮明,其後各類政策密集落地。首先,預計後續宏觀工具將以財政政策為主。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並且督促各地抓緊發行,力爭二季度發行完畢,在全年專項債額度3.5萬億的假設下,我們預計二季度專項債新增額度為1.2-1.5萬億左右。其次,貨幣政策更加註重精準滴灌與紓困託底。央行3 月30 日OMO降息20bp,4月3日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預計OMO-MLF-LPR利率的聯動將在4月體現,其中LPR有望下降至3.85%。再次,汽車、家電等大宗可選消費將成為消費政策支持的重點。
▍A股上行的拐點將至,關注兩大因素。
海外疫情方面,歐洲部分疫區日增確診高點已逐步明確,疫情不會失控;美國疫情傳播壓力大,但基準假設下日增確診的拐點預計4月中也能確定。國內經濟方面,政策託底下,近期拐點確定性很高,且年內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
1)海外疫情拐點漸近,基準假設下美國日增確診拐點預計在4月中。截至北京時間4月6日早10:00可得的數據,海外累計確診1191876例,上日新增70957例。a)歐美壓制策略逐步生效,主要大城市交通指數(CMI)回落至20%以下後的10~20日內(平均14.5日),城市所在疫區日增確診會大都會見頂;當前歐洲大部分國家“二階拐點”已逐步明確,後續英國壓力較大。b)對於美國,綜合考慮3月17~19日壓制策略生效,以及檢測依然在“填坑”, 基準假設下預計日增確診的高峰在4月中才會明確。c)美國疫情傳播壓力大,且由於醫療資源約束,家庭和社區傳播控制較難,預計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會貫穿二季度,三季度會有一定緩解。

2)國內經濟拐點將至,年內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3月經濟基本面仍然面臨新冠疫情的壓制,實體經濟壓力不減。整體復工和復產仍處在進行時,雖相較於2月環比改善將十分顯著,但難改生產、消費指標在月度層面同比負增長趨勢。通脹層面受原油價格大幅下探的影響,預計PPI通縮壓力將有所加大。金融數據層面,預計3月較為寬鬆的金融環境將有助於信貸和社融的表現。當前市場對國內一季度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一季報已有充分預期,數據落地對市場衝擊有限。在逆週期政策發力下,國內經濟拐點在二季度會明確,年內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下半年反彈程度取決於一攬子宏觀政策的力度和海外疫情的好轉程度和速度。
▍A股在4月會開啟今年第二輪上漲。
外部風險、國內流動性、國內政策等A股見底的信號已陸續確認,而北上資金和產業資本的流入也在強化;關於海外疫情,我們維持“基準假設下歐美國家疫情日新增拐點有望在三月底至四月中旬陸續出現”的判斷,其中最重要的美國日增確診峰值預計在4月中旬確認;而政策支持下,國內經濟的拐點將在二季度確認。全球資金再配置重啟、國內基本面快速回補、產業資本和外資流入加強3大因素驅動下, A股在4月預計將開啟今年的第二輪上漲。配置上,我們依然強調,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IDC等)依舊是全年主線;此外,建議重點關注海外業務收入佔比低、上游供應鏈/原材料不依賴於進口、全年業績確定性較強的內需驅動組合。

▍風險提示:
全球疫情蔓延速度和持續時間超預期,海外市場進入第二輪大幅調整;國內基本面回補進度明顯慢於預期;A股業績披露顯著弱於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