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顏真卿書法全集》讀起 顏真卿與張志和一段湖州往事

4月16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組織的“2019浙版好書年度榜top30”評選活動結果揭曉。經過自主申報、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環節,共30種圖書從全年184種優秀浙版圖書中脫穎而出。

從《顏真卿書法全集》讀起——

顏真卿與張志和

一段你不知道的湖州往事

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正月,65歲的顏真卿來到貶謫途中的最後一站:湖州。

在湖州任刺史的五年時間中,有一個詞,緊跟顏真卿的名字:浙西聯唱——這是顏真卿於大曆八年至十二年在湖州主持的詩酒文會。

最近,顏真卿研究專家、著名書法家朱關田先生主編的《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這是顏真卿現存書法作品最全面之彙集,也是權威的顏真卿研究著作。因為,它不止彙集了書法,還將朱關田先生的研究成果:《顏真卿書法評傳》《顏真卿年譜》《顏真卿家世》《顏真卿交遊考》……一一收錄其中。

結合這些珍貴的研究資料再看顏真卿的書法,便更能體會,一千多年前,這位書法大家在那些一鉤一劃中的故事和情緒。

今天,藉由這部書,可以說一說顏真卿和另一位浙江人張志和的故事。

對,就是那個寫下你會背的《漁歌子》的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其實,張志和的《漁歌子》,除了這一首,還有四首,不過,它們本來的名字叫《漁父詞》。

在顏真卿到湖州之後的大曆九年八月,張志和自越州來訪。第一次見面,顏真卿就見識了這位東陽人(一說會稽)的不凡舉止。

“俄揮灑橫布面纖纊霏拂,亂搶而攢毫雷弛,須臾之間,千變萬化,蓬壺彷彿而隱見,天水微茫而昭合,觀者如睹,轟然愕眙。”

這是顏真卿在《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中,對那次初見的還原。在座的60餘位參與宴請的人,被他“驚呆了”。顏真卿的另一位好友——詩僧皎然寫有一首《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這詩的題目真長,可重要的人與事都在了:真卿、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幾個詞組之間,洋溢著張志和的性情與才華。

浮泛於江湖之上的張志和,這次也是泛舟而來。只是,那小船太破舊了,顏真卿就小心翼翼地提出要為他換一艘新船。

應該說,不久後,這“友誼的小船”就送成了。因為,皎然又寫了一首詩:《奉和顏真卿落玄真子蚱蜢舟歌》,其中有一句:“刳木新成舴艋舟。”

而且,朱關田先生認為,“畫洞庭三山者”發生於顏真卿與張志和初次見面之時;“舴艋舟之更新,及皎然之奉和”則稍後。

大約自此之後,張志和就駕著這一艘小船,“沿溯江湖之上,往來苕霅之間”,只是,這樣的悠然,並未持續太久。

轉眼,自顏真卿前一年正月抵達湖州,他迎來了另一個春天。很顯然,他與當地文人以及追慕而來的非湖州籍文士,熱烈地打成了一片。

我們所熟知的《漁歌子》,就在顏真卿、張志和以及眾人的唱和中誕生了,這是唐代宗大曆十年(775年)的春天。

從初識到共同宴樂唱和,顏真卿與張志和的交遊僅持續了一年時間。

唐大曆十年八月初,顏真卿率眾人往平望驛秋遊。就是在這裡,“張志和戲水而卒”,走完了他43年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