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知網是什麼東西啊?”這樣一句疑問,使得翟天臨與北京電影學院幾乎佔據了整個二月份的頭條,也被廣大網友們扒了個體無完膚!與是“知網”這兩個字進入了所有網友的眼簾。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之前更有新聞報道,江蘇蘇州一名大學生劉某將中國知網的經營者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因知網“霸王”充值條款為個人用戶最低充值限額為50元,而劉某需要購買下載單篇論文為7元。充值購買後,劉某向知網客服提出要退還餘額,但客服告知退還餘額需要手續費,且程序複雜週期長建議劉某繼續使用。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該案主審法官表示知網只能充值10至50元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認定無效。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知網在百科上的介紹如下:

中國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在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計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等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CNKI工程集團經過多年努力,採用自主開發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並正式啟動建設《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CNKI網格資源共享平臺,通過產業化運作,為全社會知識資源高效共享提供最豐富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最有效的知識傳播與數字化學習平臺。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那麼既然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那為什麼還收費呢,而且相對還比較高的費用。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由上可以看出,知網的利潤如此之高。

其實早3年前,學術圈就因為知網訂閱費逐年猛增,北京等幾所高校只能無奈暫停續訂,而高校跟學術數據庫之間的“愛恨情仇”的糾葛也是由來已久了。

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也曾發佈知網停用通知。武漢理工大學表示:“由於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公司的談判非常艱難。”

根據券商中國的公開報道,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2000年以來知網對該校的報價,每年漲幅超10%,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9%。

但是這些糾葛似乎並沒有阻止商業學術數據庫一而再、再而三的漲價,逐步成為壟斷性的學術平臺。這些學校後來都恢復了對知網的使用。

中國知網為什麼要收費,為什麼不能無限制免費!

但從本質上講,中國知網是個公司,與他類型一樣的還有萬方,維普,甚至也可以提超星等,他們之間有競爭,要盈利。他文獻內容,包括期刊,標準,專利,學位論文,都是要付版權費的。尤其有些期刊標註知網獨有,還是c刊,那麼有可能是花了更高的價格的。另外,文獻是要加工的,存儲的。比如知網節技術,搜索算法,相關文獻推薦技術,都是通過很多計算機技術實現的,存儲也是要服務器的,這些也都是需要成本的。但是作為國家的知識總庫,年利潤如此之高,無疑表現除了知識壟斷的貪婪地嘴臉。

所以我們理解知網為何是收費的,因為這麼大的數據庫,以及收集成本,及運營成本,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運轉,但讓我們報以懷疑的是,作為國家最大的的知識庫,巨大的純利潤面前,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市場定價,以及國家調控,這樣更有利於大學生的切身利益。

對此你有什麼觀點,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