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在日本,有一個特殊的行業,被稱為匠人,又叫做職人。有這樣一個匠人,他擁有驚人的平衡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他做出來的「獨樂」,也就是中國的陀螺可以立刻放在武士刀和手掌上邊旋轉,最長可長達18分鐘。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看起來很簡單,但達到這樣的水平,需要陀螺保持360度重量的平衡。普通人做起來,完全掌握不好力度,但是他卻可以。


因為技藝高超,他製作的陀螺入駐盧浮宮,他還在盧浮宮裡給物理學家,講解關於陀螺平衡的問題。


他就是廣井政昭。他是日本的四代玩具手藝人。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因為家族世代做陀螺,因此年輕的時候就對陀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差不多10歲的時候,就能獨立做出一個陀螺。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廣井政昭做的陀螺,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他給陀螺設置了很多小機關。下面的這些陀螺,你能看出是怎麼玩的嗎?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吃麵小人


這個吃麵小人的頭上有一把傘叫做旋轉雨傘,轉動雨傘上的把手,小人就會開始吃麵;一直重複這個動作,就像他好像真的在吃麵一樣。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一個也是類似,模仿的是人們夏天扇扇子喝水的景象,只要陀螺轉動,扇子就會一直扇個不停。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飛碟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個是飛碟陀螺。飛碟是“雙層”的,當你拉動繩子之後,最下邊的會先旋轉,中間的小陀螺會飛起來旋轉,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龜兔賽跑


廣井政昭覺得,給孩子們講龜兔賽跑的故事,太麻煩了,不如做個陀螺來演示,於是就有了這款,先把中間的小陀螺轉起來,然後放進去兔子和烏龜兩隻小動物就會追逐起來啦。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彈唱小人


這個彈唱小人,是典型的一種老式陀螺,旋轉最上邊的傘之後,小人就會敲動自己的嘴巴,發出音樂聲。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個陀螺類似,不同的是它是變臉陀螺,像是川劇變臉一樣,陀螺旋轉後開始變臉。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魔術師爸爸


旋轉陀螺後,魔術師爸爸的肚子裡,就會吐出顏色不同的小球,小孩子們可以猜小球顏色來做遊戲。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櫻花樹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櫻花樹的玩法很簡單,拉動繩子後,櫻花樹就會舒展並旋轉,中間的小人就會開心地展開手臂。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些陀螺,玩具屬性是第一位的。對於工匠大國日本來說,它不僅是玩具更是一個實打實的手工藝。


日本有700年的陀螺文化,上到80歲的老人,下到三歲的兒童,
都是陀螺愛好者,因此日本還有獨樂博物館,裡邊珍藏著日本從世界50多個國家,收集的2萬多個陀螺。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廣井政昭就是日本陀螺文化的繼承者,因為陀螺在江戶時代達到頂峰,廣井政昭也因此被稱為:“江戶獨樂”。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其實,製造一個陀螺並不複雜,但是難的是,廣井政昭始終堅持用日本傳統方法,手工製造陀螺。走進廣井政昭的工作室,你會發現周圍全都是,他自己親手製作的工具。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因為他說,不管跟鐵匠怎麼說,做出來的刀具都不順手,因此他自己專門打造了一整套刀具。每次做陀螺之前,他都會把刀具拿出來打磨一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他看來,“好的刀具,是對木材最基本的尊重。”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然後要打磨轉軸,陀螺的轉軸使用的,是高強度的不鏽鋼杆,用砂輪磨尖之後,固定在轉輪上,再用小銼刀打磨出形狀。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個打磨非常細緻,如果有幾毫米的誤差,實際體驗就會差上一大截。


“正是因為小,才更要鄭重對待。”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選擇木料也很有講究,木料要選用闊葉樹木棶木才可以,因為它質地堅硬不易變形。選取的木料,一定要靜置10年到30年不等。


“好的陀螺要經歷時間的考驗,所以對木材也要嚴格把關”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還要用一小段木頭,削成凸型方便扣入凹槽,看起來像是隨手削出來的,尺寸卻恰好吻合。但其實哪來的恰好,不過是熟能生巧。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接下來把木料截成塊狀後,固定在轉輪上,先用刨刀刮掉樹皮,做出陀螺的形狀,然後再用圓鑿在中心掏出2釐米的洞。這個過程是最講究的,也就是做陀螺的奧秘:平衡。


普通人做出來的陀螺,不是這邊輕一點,就是那邊重一點,但是在做陀螺的時候,是沒有任何工具讓你去測量重量的,但你卻要保持木料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重量均衡,所憑靠的就是兩個字——感覺。


「大凡足夠高深之技術,都與魔法無異。」感覺,就是一種魔法。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個平衡感,就連物理學家也做不到,它說不清道不明,就是一種“恰恰好掌握好尺度”的感覺。這種感覺,來自於他長年累月的堅守。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陀螺成型後,要進行上色。上色也是分步驟完成的,塗完上一個顏色後要靜置一段時間,再上另一種顏色。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樣的製作過程,無論是誰看了都會覺得很簡單。然而,「取物之道,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看似簡單的事情裡,往往藏著很多學問。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其實,年輕的廣井政昭經歷過很多失敗,做出來的陀螺有重量缺失的地方,就會導致勉強旋轉後很快停擺。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這樣的調節雖然也可以讓陀螺保持平衡,但始終都不完美。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為了讓陀螺真正地達到完美的境界,他觀察了上千只失敗的陀螺,找出每一個讓陀螺失衡的細節,對這些細節不斷優化,讓廣井政昭逐漸地掌握了平衡感,因為他深知,平衡就是陀螺的靈魂。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即便88歲高齡,他還是定期推出新品陀螺,他的創造力似乎是無窮無盡的。


他說:“每每看到陀螺旋轉,我的腦子也轉個不停。我現在88歲了,經常腦子裡蹦出新想法,我就馬上跑到工作室做出來。做新的陀螺時,那感覺依舊新鮮。”


拿到廣井政昭製作的新陀螺,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廣井政昭也為成年人,做了一系列的欣賞陀螺,“雖然成年人都不愛玩陀螺了,但是這些陀螺拿來欣賞,也是很有意義的”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但不希望日本陀螺文化消失的他,還是推出了一系列欣賞陀螺,外形像是葫蘆的形狀,可以擺放在家中,但其實是3-6個小陀螺組成的。在堅持手工製作的道路上,有人質疑說,手工製作比不上工業製作。


廣井政昭不屑地說,“我可是專業的,敬請期待。”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然後反手就製作出一個陀螺,他製作的陀螺可以在指尖上旋轉不停,如同靜止了一般,但是工業製作的卻不行。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日本國內也對傳統手工製作有爭議,重視工藝的日本NHK電視臺,專門搞了一場陀螺比賽。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節目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老工藝人和年輕人代表,分別製作一個陀螺,然後比誰的陀螺轉動的時間長。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最後的結果是,老工匠隊以1分鐘多的優勢勝出!誰說老工藝不行?能整整流傳四代人的陀螺技術,怎麼是工業就能輕易取代的呢?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日本的細節》中說:真正的匠人,可以用雙手生產出,比機器生產更精密的產品。對於廣井政昭來說,正是如此。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如今發展到現在,最新的指尖陀螺依靠高科技,已經能轉動24分鐘了。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但是廣井政昭卻並不在意,他說:“高科技固然有趣,但如果孩子們只喜歡這樣的玩具那真是太可惜了。孩子們玩陀螺主要是為了高興,不是為了追求時間,一個陀螺能轉100年,又有什麼意義呢?正是因為每次旋轉的時間都不可預測,才是陀螺的樂趣所在。”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日本傳統工匠節目採訪他,問到已經88歲了,還打算做多久?廣井政昭回答道:“我要活著做下去,直到我200歲。”廣井政昭做了一輩子陀螺,在日本陀螺領域,無人能敵。


一生只做一件事,88歲老人作品被盧浮宮收藏......


在這個工業化的社會,廣井政昭像是上個世紀的人一般,用最慢的速度在製作,一生只做了陀螺這一件事。日語中有個說法:“一生懸命”意思是指不遺餘力去做一件,值得耗盡一生去追求的事情。廣井政昭就是如此。
什麼是匠心?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就是匠心,擁有一顆赤誠匠心,就能抵擋所有平淡生活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