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不知道大家追劇時會不會經常刷到這樣一個彈幕:“建國後的動物不許成精!”,網友通常藉此來調侃那些被魔改的情節,隨著近幾年小說改編熱潮的掀起,越來越多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被搬到了大熒幕上,然而改編有著許多電視劇的規則與規定,這也是大多數編劇導演最為頭疼的地方。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除了驚悚恐怖片之外,最需要改編的還要數《鬼吹燈》這一類盜墓題材的小說,近期上映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剛上映就拿下了8.2的高分,後續的劇情更是好評不斷使得這部劇比之同期上映的《清平樂》、《我是餘歡水》也不逞多讓,都知道盜墓和鬼怪都是不允許的迷信題材,《龍嶺迷窟》是怎樣改編的呢?緣何連原著粉都為之叫好?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從盜墓到探寶考古,下墓的動機已然改變

天下霸唱的原著中交代了胡八一一行去陝北地區下墓的動機:胡八一和王凱旋在北京倒賣古董時無意中得到了一雙繡花鞋,於是二人心生盜墓摸金的念頭,於是有了後面龍嶺地下探墓的劇情。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而在電視劇《龍嶺迷窟》的改編中,賦予了原著中馬大膽、李春來兩個龍套大量的劇情,其中李春來的作用很明顯,將繡花鞋送到胡八一的手中並且透露在陝北還有很多寶物,於是二人和王胖子找到了古玩屆的行家大金牙,展開了龍嶺的探寶之旅,這一來二去之下,盜墓變成了探寶,名正言順。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之後在和雪莉楊孫教授匯合準備尋找李淳風墓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孫教授的一句臺詞:“這次的行動我都是和國家文物局報備了的,要不然我可不敢和你們出來”,看到這裡觀眾們都懂,過審需要嘛,咱們不是去盜墓發財的,而是去考古做研究,二者性質上不一樣。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合理化怪物情節,妖魔鬼怪都不在

都知道《鬼吹燈》有很多血腥恐怖的情節,當然女鬼之類的東西是不可能有的,而怪物也應該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展現,龍嶺迷路中至今為止出現了很多墓中怪物,諸如旱魃女屍棺中的屍蟲、南宋女屍墓中的黑貓、迷窟地下的人面黑腄蠁,都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屍蟲就是一種蠕蟲生物,巨大的黑蜘蛛是因為輻射變異。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在原著中,馬大膽最開始是因為貪戀棺中財物被女屍掐死的,而後因為一些原因被天下霸唱改為被雷劈死,死狀慘不忍睹,這些不能夠被搬到屏幕上的劇情都被一一刪除,其實在追劇的過程中,我們更享受一行人的訕牙閒嗑,馬大膽的一句“用點子智慧”著實笑翻了不少人。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紅斑詛咒是病毒,雮塵珠的劇情怎麼圓?

高偉光飾演的鷓鴣哨作為搬山一脈的後裔,一生都在尋找雮塵珠,而在劇中,胡八一和雪莉楊相遇後,雪莉楊便將其中來龍去脈都說了出來,其中對於眼狀紅斑詛咒有了明確的說明:“紅斑詛咒其實是一種病毒”,染上病毒的人都活不過半百,鷓鴣哨就是為了遠離詛咒源才遠走他鄉,然而看到這裡不禁就要提問,明知道是病毒為何還要執著於尋找雮塵珠呢?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在原著中有提到,胡八一和雪莉楊等人染上的是來自異空間的病毒,而只有雮塵珠才能切斷患者和異空間的聯繫,不過明知是病毒還要尋找雮塵珠,雪莉楊還刻意提到“外公接受了很多治療,依然無濟於事”,難道雮塵珠比醫學還要有用嗎?著實不知道後面的劇情會如何圓。

把盜墓改成考古,怪物歸咎於輻射,龍嶺迷窟的改編之路著實不易

《龍嶺迷窟》馬上就要完結了,全劇18集的片量不難看出導演組是打著精簡的目的去做這部劇,無論是從劇情改編還是演員選角來說都無可挑剔,而特效方面雖有缺點,但能以網劇的製作經費預算做出這樣的畫面,已經實屬不易,據瞭解《雲南蟲谷》已經殺青,片方正在籌備《崑崙神宮》的拍攝,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