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妻子在墳前表明心意,終生不嫁:《詩經》之《葛生》

這是一首悼念詩,寫夫妻新婚沒多久,丈夫就因故去世了。妻子守寡,一直沒有再嫁,某一天妻子去給丈夫上墳,看見墳場的冷寂悽清,渺無人煙,只有已故之人的一座座長眠的墳墓,再聯想到自己一生的命運,不禁悲從中來,不可抑制,遂作此詩。

【葛生蒙楚,蘞(liǎn)蔓於野。 】

"葛"就是葛藤,一種粗壯的藤蔓類植物,植物纖維可以織布,就是古代的葛布。

"楚"是黃荊,一種灌木類植物。

"蘞"是一種爬行類植物,在田野上蔓延生長,有白蘞,烏蘞等。

這兩句是寫妻子在給丈夫上墳時所見到的場景,雖然丈夫已經去世很久了,但是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卻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一分,於是在某一天,可能是特定的日子,就像現在的清明節一樣,去給丈夫上墳。

來到墳場,抬眼望去葛藤生長茂盛,以至於爬滿了黃荊,再看看地上也是一樣,白蘞覆蓋了腳下的土地,看來這裡很長時間沒人來了。

這既是對丈夫墓地的描寫,也襯托了整首詩荒涼悽婉的主調。

丈夫去世,妻子在墳前表明心意,終生不嫁:《詩經》之《葛生》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

"予美"就是我的愛人。

妻子看到如此荒涼的景象,內心悲痛,跪在丈夫墓前哭泣,我的愛人啊,你為何早早的離去了,如今躺在這冰冷刺骨的地方,有誰能陪伴你呢?

是啊,丈夫獨自一人躺在這裡沒有人陪伴,可是誰又能陪伴這守寡的妻子呢?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 】

"棘"是酸棗樹。

"域"就是墓地的周圍,葬地。

如果是電影的話,這裡鏡頭拉開,看到了妻子身陷葛藤的包圍之中,葛藤長勢茂密,把酸棗樹都給覆蓋了,地上也長滿了白蘞,把墓地周圍的空地也都覆蓋了,一片荒涼的景象。

就像妻子的生命一樣荒涼,摯愛的丈夫去世了,帶走了生命中的太陽和月亮,從此只剩下無盡的悲傷和痛苦。

丈夫去世,妻子在墳前表明心意,終生不嫁:《詩經》之《葛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

我的愛人啊,你獨自躺在這裡,又有誰能來陪伴你呢?只有你自己安息在這裡。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

"角枕"就是枕頭,

"粲"就是發光發亮的。

"錦衾",錦繡的被子。

"角枕"和"錦衾"據聞一多先生講是"角枕、錦衾,皆斂死者所用"。

這句意思是說丈夫入殮時所用的枕頭和被子都是嶄新的,可是誰能陪著他一起使用呢。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

妻子又開始哭泣她的丈夫了,我的愛人啊,你靜靜地躺在這裡,孤孤單單的,沒有人能陪你一起度過這日日夜夜,歲歲年年。

丈夫去世,妻子在墳前表明心意,終生不嫁:《詩經》之《葛生》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

"夏之日","冬之夜",夏天白天長,冬天晚上長,指沒有了丈夫的陪伴,時間顯得特別的漫長,於是妻子開始想,這漫長的時間終有一天會過去,到時候大限一至,就可以和丈夫一起作伴了。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這四句和上面四句是一樣的,人生在世,失去了最摯愛的人,生活就彷彿失去了意義,每一天都是煎熬,等熬完了這一生,就可以見到丈夫,永遠不會分開了。

最後八句仔細品讀,能感到一種無法自拔的悲痛無聊之情,似乎人生的一切都已經泯滅了,就等著"百歲之後"而"歸於其室"了!

整首詩並沒有提到妻子有改嫁的想法,可能是當時對女子的限制很多,女子不得改嫁,也或許是夫妻情重,不願改嫁。我寧願相信是後者,世間之事無它,唯一"情"字耳!

丈夫去世,妻子在墳前表明心意,終生不嫁:《詩經》之《葛生》

全詩如下:

葛生蒙楚,蘞(liǎn)蔓於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平生曉夢,歡迎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