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成長經歷曝光,實力打破“寒門難出貴子”的偏見

這場疫情讓我們認識了醫學界的4大明星: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王辰,他們同時也收穫了全國無數的大小粉絲,成為現代許多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同時也是助力孩子成長的標杆。這裡我想特別分享一下其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女戰士:李蘭娟院士。

在武漢疫情剛開始爆發的時候,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主動請纓前往,並且莊嚴承諾說:“我打算長期在武漢,與那裡的醫護人員並肩戰鬥”。

直到3月的最後一天,李蘭娟才跟隨著最後一批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踏上返程的火車,她堅守了自己的承諾,也給了武漢希望。

李蘭娟院士成長經歷曝光,實力打破“寒門難出貴子”的偏見


我曾經猜測過李蘭娟的成長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才能培養了如此優秀並且責任心強的人才?

翻找了許多資料,才發現李蘭娟院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寒門貴子,既沒有顯赫的身家,也沒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就是普普通通的農家女;那麼李蘭娟是天才嗎?不得不否認,她很聰慧且勤奮,但是卻不至於到天才的地步,從高中畢業後,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在中醫院學習針灸,之後就做起了赤腳醫生,就此正式展開了從醫之路。

縱觀李蘭娟院士的成長史,我們發現有3個特質是非常值得我們家長學習的,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將李蘭娟院士奉為孩子榜樣的主要原因:

1、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李蘭娟院士就是這樣的人,從小家庭環境不好,甚至一度要輟學回家,只是為了幫父母減輕負擔,最終是老師阻止了她的決定,讓她請假一個月在家自學,在聽了班主任的話以後,李蘭娟更加發奮學習,重返校園後,考試成績更加優秀了。

在之後的學習路上,李蘭娟也獲得過許多人的幫助,這才順利的完成學業,正是因為懂得這一切來的不易,李蘭娟看到了人生的多種可能性,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恩並且回饋這世上的善意。

尤其是自從踏上治病救人的道路之後,李蘭娟更是明白,學無止境,只有專業知識更紮實了,才能幫助到更多的病人,可以說李蘭娟走的每一步,都是帶著善意和感恩的,也正是因為這一份摯誠,才造就了李蘭娟的今天。

李蘭娟院士成長經歷曝光,實力打破“寒門難出貴子”的偏見

  • 燕旅育兒感悟:

我們經常困惑到底應該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呢?其實讓孩子學會“感恩”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感恩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因為它除了可以讓孩子加強責任感,也能為孩子注入更多的能量,助力孩子不斷的提升個人的專業技巧和知識面。可以說,懂得感恩的人往往離成功、離金錢是最近的,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有努力的目標和動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呢?首先當然是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其次,可以帶著孩子多做做志願者,尤其是要從語言和行為上對孩子進行規範,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輕易讓孩子感受絕望,許多家長喜歡倡導挫折教育,認為孩子能夠直至死而後生,但是更優秀的教育則是讓孩子在挫折中看到光明。

2、擁有一顆不服輸的心

李蘭娟在做赤腳醫生的時候,由於資金和藥品有限,更別提有什麼醫療設備了,於是李蘭娟院士用短短半年時候,熟識十幾種草藥,對於草藥的功效瞭如指掌,就這樣成功的幫助當地鄉民緩解病痛。

之後,李蘭娟院士在見到無數人正在遭受肝炎的折磨,於是義無反顧的投身到肝炎治療中,經過10餘年的反覆探索和研究,終於創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ALSS),幫助許多重型肝炎病人看到了生的希望。

李蘭娟院士成長經歷曝光,實力打破“寒門難出貴子”的偏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了挑戰和難題,就應該帶著一顆不服輸的心態去攻克難題,這是通往成功的最有效方式。

  • 育兒感悟:

如何培養孩子不服輸的心態呢?這裡必須要掌握一個尺寸,不服輸不代表不折手段的成功,如果超過了這個度,可能帶給孩子將會是負面影響,具體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適度的進行挫折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孩子經受挫折沒有問題,問題是孩子應該如何面對挫折,這個需要家長在孩子面對挫折的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和干預孩子的心理變化,前幾次的挫折一定要讓家長來從旁輔助。

3、求醫路上無止境,堅持是成功的秘訣

李蘭娟院士在從醫路上數十載,可以說是從醫多少年就學習了多少年,因為這條路本就不易走,可能許多人並不瞭解醫生這個職業,醫生從接觸到一代名醫可能要堅持幾十年的時間,這並不是一個完全靠天賦就能成功的職業,而是靠經驗和學習慢慢的積累。

李蘭娟院士成長經歷曝光,實力打破“寒門難出貴子”的偏見

李蘭娟院士73歲依然還在堅持行醫,尤其是這次疫情,她還在不斷的學習和突破。

  • 育兒感悟: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所以家長應該帶著孩子學會堅持,這種習慣的養成是潛移默化的,比如說堅持帶著孩子做公益活動,堅持帶著孩子跑步,堅持帶著孩子看書,堅持帶著孩子去做任何一件事,這種堅持會慢慢的成為孩子的習慣,助力孩子成長和進步。

我們之所以強調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就是因為榜樣身上的許多品質都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李蘭娟院士如何從寒門逆襲,成為名醫,也正是我們應該教育孩子的榜樣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