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千年:歷史深處的中華第一帝國!


守望千年:歷史深處的中華第一帝國!

如果去除中國歷史上時間短暫、非大一統或外族統治的朝代,以時間順序來排列中國的朝代的話,那麼漢朝就可以被稱為中國的“第一帝國”,唐朝則是“第二帝國”,明朝則是“第三帝國”。自劉邦斬白蛇起義滅亡暴秦、建立漢朝以來,直至漢朝滅亡,漢帝國一共延續了四百多年。漢朝因此而成為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帝國,同時也是最為強盛的王朝。今日我們之所以被稱為“漢族”、“漢人”,我們的語言之所以被稱為“漢語”,我們的文化之所以被稱為“漢文化”,都是拜漢帝國所賜。若非強盛穩定且持續長達四百年的漢帝國所留下強烈的心理和文化印記,中國過去兩千年的歷史或許是分崩離析的。

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全然由華夏文明自身孕育出來的穩定的強盛王朝,這個帝國在最深的層面上影響了此後中國兩千年的全部歷史。漢帝國代表了自春秋戰國以來古典時代華夏文明的最高峰,其純粹而高貴的民族基因,其優秀而典雅的文明形態,其睿智而進取的國民素養,其勇武而堅定的國家精神,無不值得今日的我們去追思。大國的榮耀和自信、文明的精純與正統,都源於這個偉大的帝國。

而自漢帝國以後,因外族的入侵、血統的混雜和文明的破壞,這樣純粹而高貴的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

守望千年:歷史深處的中華第一帝國!

中國人常用“漢唐”這樣的說法來指代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王朝。而事實上,相比唐朝,漢朝更加值得驕傲。漢朝自武帝之後的三百多年曆史,其武力一直凌駕於周邊民族之上,從而形成了中國“天朝上國”的心理定勢;從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14年),一直到漢帝國滅亡(公元220年),漢朝中央政府自始自終都擁有對西抵裡海的中亞地區的統治權與宗主權。正因漢帝國在中亞強有力的軍事存在,在公元189年,中亞諸國在貳師城(今天土庫曼斯坦的列寧納巴德)會盟,宣誓“永不負大漢,違者死於萬矢之下”。可見,漢帝國的天威已經深植亞歐大陸的心臟。而唐朝的“開元盛世”的確武功赫赫,但“安史之亂”之後一百五十年的唐朝,卻怎麼也無法與“盛唐”聯繫起來——國內藩鎮割據,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獨立王國,唐朝失掉了對大部分國土的控制,對外有多次屈辱戰績,其首都也被外族攻破燒殺搶掠過幾次。所以,綜合的來說,終唐一朝,其武功甚至不如明朝,更遠不如強漢。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但他所統一的中國僅僅是中國的“本部”,即以中原為中心的“七國”。而事實上,漢武帝才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的人,並且,這樣的統一穩定而持久。漢武帝

“焚匈奴之庭,坑康居之民,屠大宛之城,蹈烏孫之壘,探姑繒之壁,籍蕩姐之場,艾朝鮮之旃,拔兩越之旗。”形成一個東臨大海、西至裡海及圖爾蓋草原以西,北越貝加爾湖與安加拉河,南迄南海及越南南部的強大帝國。初步實現了北方草原遊牧區與中原及南方農業區的統一,從而為中國歷史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個大帝國影響力所幅射的範圍,由裡海、蔥嶺、興都庫什山脈直到日本列島,由貝加爾湖到中南半島,擴展成了漢文化影響所覆蓋的一個大文化圈。這個強大帝國的疆域也成了此後兩千多年中國各朝各代的帝王所努力期望恢復的目標。

其實,後世剛踏入文明門檻的民族的康熙所謂開拓疆土的“豐功偉績”也不過是在重複約一千八百年前漢武帝所做的事情。如果康熙都可以被肉麻的吹捧為“千古一帝”、“再活五百年”,那又置雄才大略的堂堂皇漢之武帝於何處?縱觀中國兩千多年帝國史,“千古一帝”的稱號,只可能被戴在秦始皇與漢武帝的頭上。“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漢武大帝》的片首語是對漢武帝歷史地位的恰當評價。正是漢武帝所建立的自信和凝聚力,貫穿了之後的兩千多年,維繫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本質內在。事實上,正是後世對強大漢帝國的榮耀的追慕,才形成了中華民族在心理上的認同,而正因為此,中國之後的兩千年曆史雖分分合合,但總體卻還是傾向於統一的。

漢帝國強盛的不僅僅是赫赫武功,大漢帝國統治的頭兩百年也是中國歷史上詩歌、繪畫、音樂、哲學、文學和撰史方面空前的文化繁榮時期。比如精美的漢賦,比如具有劃時代開創性意義的《史記》。不僅如此,漢帝國的政治制度與儒家思想的確立也決定了此後中國兩千年的歷史走向。漢朝的理想雖然在幾百年後由於它的滅亡而暫時中斷,但是後來歷代的繼承者都敬仰並遵照著漢代所創立的偉大傳統。

在西方,有一個與漢帝國幾乎同時代的帝國,那就是羅馬帝國。其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分別是東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並且他們的存在都深刻的影響了東西方兩千年的歷史。事實上,他們分別是東西方所能夠溯源的最古老的強大帝國。在他們滅亡之後,都有許多的復國運動,也有好多後世的朝代被冠以他們的名字。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並沒有直接交手過,但被漢帝國打跑的匈奴逃到了歐洲,並在羅馬帝國衰微的時候毀滅了(西)羅馬,這也算是歷史的巧合。如果說美國或歐盟是西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俄羅斯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那麼今日的中國就是漢帝國的繼承者。而漢帝國的潛在繼承者恐怕也不僅僅是中國,二戰時期夢想“大東亞共榮”的日本、妄圖吞併中南半島的越南,以及做著大高句麗美夢的韓國,都企圖傳承漢帝國的天威。這樣看來,東方與西方儼然按“漢帝國體系”與“羅馬帝國體系”在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演進了兩千多年,甚至這兩個體系的演進直到今日也還在進行。

守望千年:歷史深處的中華第一帝國!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在中國的歷史上,國家都是因為衰弱而滅亡,而漢帝國則是幾乎僅有的在強盛中滅亡的朝代。在漢帝國滅亡之後的三國時代,雖然中國內部打的一塌糊塗,但卻保持了對外幾乎全勝的高傲戰績,漢帝國的威勢依舊在延續。三國時代,中國大地上的人才多如繁星,出現了眾多睿智的謀士、英明的君主和許多鬥智鬥勇的經典故事。這恰恰證明,在漢帝國天威的保護之下,中國贏得了四百年難得的穩定發展,從而在種族與文明的演進中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準。而如果沒有了漢帝國強大的存在與勇武的抗爭,恐怕中國早已經在匈奴的鐵騎下分崩離析,甚至可能永遠都再難崛起了。一千年後,南宋被蒙古滅亡,中國在這之後逐漸落後於西方,這鮮活的例子更反證了漢帝國的偉大意義。

漢帝國滅亡之後,復興漢朝的活動此起彼伏。經過統計,此後“復漢”的事件有接近十個。第一次復漢其實就是皇室後裔劉秀(漢光武帝)推翻王莽、建立東漢的歷程,這次復漢以成功告終。第二次復漢就是三國時代劉備“匡扶漢室”並三分天下所建立的蜀漢,這次復漢算是半成功吧。之後,晉統一三國僅僅幾十年後,漢室的“外甥”匈奴王族劉淵(匈奴王族歸順漢朝之後,因其母系為漢朝公主,被賜隨母姓劉)便攻入了洛陽,改國號為漢,奉西漢帝王牌位,開啟了五胡亂華的東晉南北朝時代。這第三次復漢名不正言不順,最終失敗告終。晉室被劉淵打跑到江南一百多年之後,劉裕取代了東晉,建國號為宋。劉裕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是漢室宗親,雖然其國號不叫漢,但也算是第四次復漢吧。此後,還有隋唐之交的劉黑闥,唐末的劉知遠、劉崇、劉隱等等也都有復漢的事蹟,但頂多也只是傳個一兩代的割據政權。如此眾多的“復漢”運動,從側面證明了人們對漢帝國威勢的仰慕。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音言猶在耳,漢帝國最終還是坍塌於國內強大割據力量的爭鬥,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就此終結。此後兩千年的中國,有一統天下的輝煌,也有戰亂與淪亡的苦難,但細糾下來,其大部分也還是苦難。而大漢帝國,這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大一統的、東方世界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正在兩千年的歷史深處俯視著他所形成、並一直延續至今的這個偉大民族。

這個偉大帝國投下的背影與夢想,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