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昌吉日報評論員文章

當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全州各行各業加緊復工復產,人員出行日漸方便,進出小區出示健康證、測體溫,就可以自由出入。守衛小區大門的保安對進出居民每次用測溫儀在手腕上點一下,就放行,具體溫度是多少度,不知道。如果沒有社區幹部在大門口值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安連體溫都懶得測,直接放行。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測體溫,其實就是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害死人。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各地也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分區分級精準有序紮實推動復工復產。同時也必須看到,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局面,決不能搞形式主義,搞變通打折扣,選擇性執行;容不得一絲半點的麻痺大意、心存僥倖。形式主義是一種貪圖虛名、不求實效的工作作風。疫情防控豈能流於形式,一旦檢測體溫流於形式,就會讓疫情防控形同虛設,就會影響防控大局。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貴在實效。各地都要嚴格落實防控舉措,分區分級精準科學施策;借鑑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學以致用、學用相長;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將防控舉措抓實抓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

測體溫成為了我們日常“打卡”行為

不光進入小區

在辦公樓、商超等區域

都要接受體溫測量

但有時候發現測得結果不準

或者遇上工作人員不測額頭測手腕

這是怎麼回事?來個說法!

Q:

額溫槍是怎麼工作的?

A:

大多數物體都會向外界不斷的發出紅外能量,通過對這種能量的測量就可以實現讀取物體表面的溫度。額溫槍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通過探測器感應人體皮膚表面的紅外輻射,再結合大量的實驗數據,通過一定的數學模型推算出人體相應實際體溫,屬於非接觸式測溫儀的一種

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優點是測量快速、便捷、無身體接觸,避免了交叉感染,因此特別適合在人流量大,需要快速篩查發熱患者的地方使用。

Q:

額溫槍測出的結果為什麼不準了呢?

A:

額溫槍測量出的體溫經常不穩定,讓人對自己的真實體溫狀況吃不準。事實上,額溫槍測量的是人體表面溫度。表面溫度自然最受環境溫度的影響,所以可以知道,額溫槍最大缺點是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誤差較大。比如外界溫度、灰塵、溼度、測試部位、被測人員運動、汗液、新陳代謝、皮膚清潔度等,都會給額溫槍測量準確度帶來干擾。


Q:

額溫槍很“嬌氣”,應該怎麼使用?

A:

不同廠家的額溫槍會有不同的操作要求,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建議在16℃~35℃恆溫無風的室內使用,被測人進入室內後需停留5~10分鐘以上,待與室內溫度一致後再進行體溫測量。


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在疫情防控階段,若實際情況很難符合室內測量條件,請根據自家額溫槍的“脾氣”,參考以下幾種做法,減小誤差,提高測量準確度:

1、多測幾次取平均值。採用多次測量可以提高數據的可信性,且測量數據相差不大於0.3℃,數據可信

2、多種測量儀器比較。用水銀溫度計、接觸式電子體溫計等測量儀器進行比較。

3、清潔額頭皮膚。皮膚表面有油脂、汗液,建議在清潔後過幾分鐘再測量。

4、調整被測者的狀態。當被測者來自與測量環境溫度差異較大的地方或進行較高強度運動後,應在測試環境內停留5~10分鐘以上,待與環境溫度一致後再測量。駕車人士也可以提前5~10分鐘搖下車窗通風。

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5、找合適的參照物,如長時間處於跟流動人群環境一致的正常體溫人士,以他的額溫作為參考值,比這個值高0.8℃以上的都可以定為可疑對象,並請進室內接受進一步的體溫檢查。

6、在容易受到冷空氣影響的室外,採用測量被衣服遮蓋的腕部溫度比測量額溫更能反應實際體溫

7、定期進行校準。可以到就近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進行校準,如校準發現測量儀數據誤差較大、測量重複性差、性能不穩定的,建議停用。


Q:

額溫槍測手腕、頸部,可行嗎?

A:

2月16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目前冬春季氣溫還比較低,如果要用額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員,或者在室外使用時,建議測量被衣服或者圍巾覆蓋的皮膚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讀數會更為準確。

不同皮膚部位的溫度是有略微的差別的,在不同皮膚部位進行測量,結果有略微差別也是正常的。有衣物保溫之外,手腕本身的溫度也相對穩定。一般情況下,腕部溫度的變化幅度在1℃左右,比起暴露在外風吹日曬的額頭,波動不算太大。

這裡有必要再補充一點,額溫槍在設計最初,會根據額頭表面皮膚溫度與人體體內溫度差異進行校正。如果使用者不受測量環境的影響,建議還是遵照說明書來選擇測量部位,是用於額頭還是可以用於額頭之外的地方。


Q:

額溫槍常見使用誤區有哪些?

A:

額溫槍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一鍵測溫,一點即可,但有的小夥伴還是出現了一些錯誤的用法:

1、測量時接觸皮膚。

額溫計的最佳測量距離應使鏡頭前端距離額頭表面3-5釐米或按照說明書要求測量。同時,接觸皮膚也容易造成汙染。

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2、測溫模式選擇“表面溫度”模式。

不同廠家生產的體溫計會有不同的設置方式,請仔細閱讀說明書。通常有“體溫“和“表面溫度”兩種模式,測量體溫時務必要設置在“體溫”模式。


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注意,探測頭是額溫槍的重要元件,

使用者只能抓碰手柄部位,不要觸碰探測頭。

體溫篩查只是保護我們的一道屏障

請繼續帶好口罩,勤洗手

不聚集,不扎堆

做好個人防護!

新聞熱線:2881100

合作電話:234316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測體溫豈能“蜻蜓點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