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五一”“五四”,重溫習總書記有關論述別有深意

無論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還是謀劃指導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重視奮鬥和青春的價值,也用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緊密部署為這兩個詞注入深遠的涵義。

戰“疫”中的“五一”“五四”,對奮鬥和青春有什麼特殊意義?

原標題:第一觀察 | 戰“疫”中的“五一”“五四”,重溫習總書記有關論述別有深意

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充分說明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有著同一切困難鬥爭到底的精神氣概。

“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孕育於朝氣蓬勃、奮發有為、肩負民族未來的青年一代。

在疫情防控中,湧現了一大批不畏艱險、英勇奮戰的青年人,在艱苦磨礪中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在疫情防控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高度肯定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深切勉勵他們“帶動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民族復興就前景廣闊、大有希望。總書記點贊“90後”,也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期許和鞭策。

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陝西考察,又一次走到青年中間。

他來到西安交大,再提“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他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為莘莘學子指明前進方向。

歷史的接力棒,只有代代相傳,才能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青年激揚奮鬥精神,匯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