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點保衛戰,基金需要擇時嗎?

最近不少投資者留言詢問哞哞:

大盤連漲2周了,我有點慌,要不要先落袋為安,等跌了再買回來?

今年行情總是滿3000-100,現在又到了3000點的關口,要不要賣了再抄底?

……


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反映了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是擇時的衝動。熊市裡,我們擇時,因為我們恐懼:生怕多虧一分錢;牛市裡,我們擇時,因為我們貪婪:生怕少賺一分錢。


那麼,基金投資需要擇時嗎?


市場:你踩準了算我輸


擇時有多難,華爾街的大佬們早已做出了精準又生動的描述:“要想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下落的飛刀還要難”。


數據顯示,一旦因為擇時而踏空了漲幅最大的幾日,你的投資回報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倒虧!


2005年至今,累計3602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的累計收益高達289%。但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幾個交易日,累計收益還能剩下多少呢?


結果令人震驚!


若錯過僅僅25個交易日的漲幅後,累計收益率就會從289%變為-15%!



3000點保衛戰,基金需要擇時嗎?


這主要是因為A股熊長牛短的特性特別明顯,即在短時間內,指數會大幅上漲,大多數時間則會橫盤震盪或以下跌方式完成。


所以長期來看,A股的回報率並不低,只是收益率分佈極不均勻,這對擇時交易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截至2018年,指數從2005年的1000點上漲至3010點,共計上漲約3倍,年化收益率為8.16%,長期投資收益率並不低。但從滬深300過往的表現來看,只有在06、07以及14、15年有一波大牛市,其餘時間市場表現乏力,指數的波動率達到61.26%。


根據William Sharpe(夏普比率提出者)的研究,如果想要擇時帶來正收益,準確率至少要達到74%。也就是說擇時4次,至少對3次才可以。而對波動大的A股市場而言,準確度要求則更高。


專業投資人:擇時太難了


其實,擇時這一要求,即使對專業的基金經理來說,也是一個大寫且加粗的難!


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統計,在2015年-2018年間所有的報告期中,混合基金整體上無一例外均為負擇時收益。在2018年前的大部分時間裡,負貢獻水平在4%左右;2018年有所改善,但依然沒有轉正。


海通證券2018年的基金業績歸因研究也表明:我國多數基金具有選股能力,而缺乏擇時能力,且選股能力穩定性優於擇時能力。


就拿今年一戰封神的劉格菘來說,並不是因為抓準時機上下車而成功,也不是運氣好踏準板塊而成功,而是一直在堅守自己的投資圈,堅定的看好科技股、成長股,最終實現了超車。


但是,即使基金經理做不好擇時,依舊給基民創造了超額收益。從今年來看,上證指數只漲了20%,而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業績平均漲幅就達42.32%。


3000點保衛戰,基金需要擇時嗎?


基於此,擇時的意義就變得很微小了。因為即使你準確預判了市場的走勢,基金經理主動管理的力量卻是難以估量的。很可能你看準了市場下跌,但基金淨值卻依然在上漲。折騰一番,最後收益反而還不如持基不動,何必呢?


買基金還能怎麼擇時?


在我們無法判斷到手的當前價格是高還是低時,這該怎麼低買高賣呢?別急,現在有一個超能力,讓你能夠以接近市場平均價格拿到貨物,這樣賺錢的難度是不是就大大降低了?這個超能力,就是基金定投。


定投並不一定每次能幫你降低成本,但可以幫你獲得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市場平均成本。由於市場是波動的,所以拉長時間來看,幾乎可以肯定:市場一定有機會高於這個平均成本。而到了那時候,定投自然就賺錢了,省心又省力。


另外,還可以選擇擇時定投,在定投過程中,高位時多贖回,低位時多申購。相信,到下一次大牛市時集中賣出,肯定賺得盆滿缽滿。


*溫馨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