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國泰兄:大札收悉,因瑣事纏身,遲復為歉。

兄向我索要墨寶之事,恕不能從命,我那幾個字,如雞爪子扒拉了一樣,怎麼能入得仁兄法眼。兄如喜歡書法,我倒建議你去求紀曉嵐紀大學士,他可是本朝的大書法家啊。還有錢峰錢御史,不光是人品好,詩文書畫更被世人稱為四絕。當然,本朝第一書法家當推皇上,如果仁兄巴結當差,讓皇上高興,求他老人家親自賜一幅字畫給你,那就是本朝的一段佳話了。不過我要勸仁兄一句,喜歡書法字墨,雖於怡情冶性,不無裨益,但過分沉溺於其中,疏忽了替皇上當差的大事,那就不能原宥了。聞聽兄與藩臺於易簡,都酷好戲曲,兩人常粉墨登場,而做通宵達旦之歡。倘真有此事,不獨有汙官箴,更助長奢靡之風,弟竊為仁兄所不取,長此以往,我兄危矣。

另,仁兄差人送來山東大棗十斤,我收下了,下不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京官與外官往來過密,更有朋黨之嫌,望兄體諒我一片苦心。

順致夏安。

和珅於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一日

電視劇《乾隆王朝》,乾隆二十六年,御史言官錢峰上奏摺彈劾山東巡撫在內的十督撫有貪汙行弊,請旨徹查。時逢為太后祝壽,建造萬福樓階段,乾隆想緩辦,為息事寧人,他派錢峰前去督查。此時,甚解皇意的和珅,暗地裡修書一封差人先期送至山東巡撫國泰處,要其收斂貪墨並傳話給其他督撫毀贓滅跡,如此這般錢峰只能是無功而返了。第二年,萬福樓竣工,太后福壽典禮舉辦後,和珅再請旨徹查十督撫以正綱素,乾隆應允。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和珅與錢峰奉旨查抄山東巡撫國泰貪墨錢財致使州府各縣藩庫虧空、以及製造剪辮黨冤獄一案,將國泰緝拿,在給國泰量刑時力主予以極刑殺一儆百。國泰認為和珅沒有為其從中圓轉予以搭救,遂將去年和珅給自己通風報信之事爆出,以求得減刑。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殊不知,和珅在這之前已秘密差人將原信換出,用贗信替之。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所以,現場和珅只求有人將此信一讀,即可以正視聽,安然度過被牽連的嫌疑。

乾隆讓人從國泰查抄的文牘中,將和珅寫給國泰的這封信找出,當庭展示三方對證。當這封信被錢峰唸完以後,寂靜,大殿裡鴉雀無聲,幾十個人彷彿不存在一樣,靜的完全可以用就是“地上掉下一根針也能聽得見”來形容,為什麼呢?因為誰都知道這封信肯定是和珅所寫,可關鍵是什麼時候寫的!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這封頂包的信諫的內容,在一般人聽來那是天衣無縫無懈可擊的,不過當時這滿大殿之上站立的可都是當朝有功名的、“筆走龍蛇”行文、滿腹經綸理政的飽學之士,而且都是與和珅及國泰結交甚深的朝廷中樞之人,包括統攬全局的皇帝乾隆。

所以,這封信在他們眼裡,怎麼看都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私”話,而是對第三者的“告示”、宣言,字裡行間都透著寫信人急不可耐、唯恐他人不知的“急切”情緒。筆者“昭告天下”:皇帝的文韜武略、朝廷眾股肱之臣的才華橫溢,在這種場合,被人“讚頌”自然心裡順暢,如有人對別人誇獎自己,而“碰巧”又被自己聽到了,那對誇自己的人還能不印象“大好”嗎?這不,當場應驗,在國泰赴刑場前連聲不絕的“那是封假信”聲中,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和珅立馬被乾隆授予了“武英殿大學士”(正一品)、太子太保(從一品)兩個頭銜。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國泰是巡撫,二品大員,和珅是正一品,理論上是有資格訓導國泰的,但京官與地方官交往一般是淺嘗輒止,就是為了避嫌成為皇帝非常忌諱的“朋黨”。如當初紀曉嵐為任鹽運使的女兒親家貪汙被舉報,派人通風報信,隻字未寫,只是將信封裡面放了一撮鹽和茶,寓意朝廷要“嚴查”(鹽茶),對方即明瞭了。可和珅的這封信,長篇大論,事無鉅細,教誨下級官吏怎樣做人,怎樣仕途,怎樣做事,這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這兩個人交往過密,而往“朋黨”上聯想。

所以,和珅這是一招險棋,萬幸的是,看穿不揭穿,應該就是當場眾人的一致看法。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而乾隆又不能真讓和珅“看扁了”,此風波過後不久,暨在玩弄琉璃廠南唐李後主“松煙古墨”的小把戲中,點和珅“掉包計”小心別玩兒大了燒到自己,踏踏實實才是正道,

和珅寫給國泰的一封通風報“信”(全文)

這也成為了和珅日後侍奉主子採取的“不用心”(赤膽忠心)方針的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