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汽車報復性消費?那是不懂耐消品和快消品的區別

【原創】汽車報復性消費?那是不懂耐消品和快消品的區別

最近看到很多媒體和汽車行業的專家都在談論“汽車報復性消費”,不知道這個詞是從哪裡剽竊來的,這個詞確實很吸引眼球,但他是很多人的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汽車報復性消費”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是不存在的事情。

01

為什麼說汽車報復性消費不存在?

汽車是高價值低頻次的大宗消費品,也就是耐消品,是不同於快消品的。高價值低頻次的耐消品的購買,因為需要較多的資金,同時一般都不是個人用品,一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購買,一般都是一家人商量之後才會購買,絕大部分都是理性購買行為,不會產生報復性消費。

那麼決定高價值低頻次的耐消品的購買行為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求家庭有購買能力,其次要有一定的購買必要性,最後要全家大部分人同意,這樣才可能產生購買行為。因為決定購買行為的因素較多,所以一般會是理性思維型消費。

而報復性消費屬於衝動型消費,一般是個人用品,一般是低價值高頻次的快消品,例如,化妝品、衣服、鞋子、餐飲等等。

這些低價值高頻次的快消品的購買行為一般都是由個人決策,所需的資金也不是太多,對於購買力要求不高,所以會產生衝動型消費。而疫情導致的人心理失衡或者產生衝動情緒,那麼很可能產生報復性消費,也就是那些不必要的衝動型的消費。

綜合而言,汽車是高價值低頻次的耐消品,不同於低價值高頻次的快消品,一般購買行為涉及大量資金、多人參與決策、非個人用品等原因,所以一般都是理性思維的消費行為,一般不會有衝動型的報復性消費。

02

疫情結束後汽車消費增長的來源

那麼,既然“汽車報復性消費”是不存在的,疫情結束後有沒有可能出現汽車銷量增長?如果有,汽車銷量增長的來源在哪裡呢?

首先,疫情結束後很有可能出現汽車銷量增長。具體增長到什麼幅度,還要看國內疫情是否出現反覆、國際上疫情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等等。

其次,疫情結束後汽車消費增長的來源主要是補償性消費和刺激性消費:

1、補償性延期消費。

指的是原來計劃在疫情發展期間購車的客戶的汽車消費行為。有一些客戶因為春節前拿到了貨款、工程款、年終獎等等,為了開新店、開新項目、搬新家、春節前沒時間等等原因,計劃春節後購買汽車,但是因為疫情防控要求,兩三個月時間不能正常購買汽車,這部分客戶可能會延期購買汽車,也就是補償性延期消費。

2、刺激性提前消費。

有一些客戶本來沒有計劃近期購車,但是因為一些刺激性原因導致提前了購車計劃的汽車消費行為。刺激性原因分為精神性刺激和物質性刺激。

精神性刺激原因。例如,因為疫情讓人覺得自駕車比公共交通更安全,讓人意識到了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還是移動的私密空間,體現了自駕車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物質性刺激原因。例如,國家和各地政府不斷出臺各種購車優惠政策,讓一些本打算明年購車的客戶為了享受今年的優惠政策提前購買汽車。


汽車是高價值低頻次的耐消品,不同於低價值高頻次的快消品,一般購買行為涉及大量資金、多人參與決策、非個人用品等原因,所以一般都是理性思維的消費行為,一般不會有衝動型的報復性消費。疫情結束後很有可能出現汽車銷量增長,消費增長的來源主要是補償性延期消費和刺激性提前消費。

參考資料:【原創】疫情影響之下,如何做好汽車融資租賃?


以上是老黃不成熟的想法,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