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倆娃,如何做到相親相愛?試試“逃命遊戲規則”改善手足關係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01:哥哥打妹妹,妹妹氣哥哥,二胎家庭難啊!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家中倆娃的家庭也多了起來。

近日,一位媽媽,因為兩個孩子又打架了,哥哥把妹妹弄哭了。媽媽被氣得頭疼,想要揍哥哥。這時候,突然想起來專家告訴她的話:“當孩子打架時候,跟孩子說‘不行了,我氣壞了,我現在要打人了!’同時舉起雙手做打人狀態,並告訴孩子‘你快點逃命吧’。”

媽媽趕緊照著這種方式來執行了。結果哥哥趕緊跑了,過來一會兒,孩子從角落裡探出頭來問:“媽媽,我現在可以回來了嗎?”

媽媽說:“還不行,我還在生氣,除非你跟妹妹合好,我才不會打你!


沒想到,這位哥哥趕緊去哄妹妹開心,在家裡就扮演各種小丑,蹦蹦跳跳地哄妹妹。兩個孩子很快就玩到一塊。

媽媽看到孩子和好如初,對孩子說:“好了,我不生氣了,也不打人了!”


一場家庭戰爭,就此避免了。

為這位媽媽的做法點贊,面對爭執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會通過大吼大叫、呵斥孩子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式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還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性格方面的缺陷,比如說膽小懦弱,脾氣暴躁等等。

家有倆娃,如何做到相親相愛?試試“逃命遊戲規則”改善手足關係


02:兩個孩子打架,父母要端正心態。


這個方法,又被稱為是“逃命遊戲規則”,對解決親子關係有非常好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下面這四點:

1、可以讓媽媽正確的表達情緒,面對情緒,處理情緒。


能夠正確表達情緒的媽媽很少,多數媽媽都會發脾氣訓斥孩子。

面對孩子吵架,寫作業能夠不吼不叫的家長,絕對是少數。所以,在剛開始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媽媽並沒有“不生氣”,而是把情緒表達出來“我很生氣,我要打人了,你快逃命吧!”

美國心理學家雅克西拉爾說,「憤怒是內心不舒服的反應,是感到不公平和無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

當用語言把心中的憤怒說出來的時候,內心的不舒服症狀就會有所減輕。


家有倆娃,如何做到相親相愛?試試“逃命遊戲規則”改善手足關係


2、告訴孩子“逃命”,讓孩子遠離打罵的狀態。

在打罵狀態下成長的孩子,要麼會懦弱,要麼會暴力,這兩種都不是家長期望的結果。所以,不吼不叫做好家長就尤為重要。但實際生活中,家長怎麼可能做到呢?每個家長都做不到“不吼不叫”的,這是很難的一件事兒。

所以,在我們想大吼大叫的時候,讓孩子去尋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避免直面家長的“吼叫和歇斯底里”狀態。


3、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做出改正的行為。

在家長表達情緒的時候,還應該告訴孩子,你應該怎麼做,才能緩解媽媽的發脾氣打人狀態。而且,要用正常的語氣告知孩子。

孩子很愛很愛父母,會按照父母的話去做,他們願意看到父母不生氣的樣子,所以,他們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身軀,去嘗試做一些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了《不完美的她》中的小女孩穆蓮生,她很愛自己的媽媽,為了讓媽媽開心,她忍受著媽媽的男友對自己的一切虐待,還說:媽媽,真好玩!我很開心!但是滿臉的傷痕,滿臉的愁容,怎麼可能是開心?

家有倆娃,如何做到相親相愛?試試“逃命遊戲規則”改善手足關係


4、促進家庭關係,更和諧更溫暖。

當媽媽做到了情緒梳理,孩子做到了媽媽希望的行為,一切皆大歡喜。家庭氛圍會越來越好,親子關係,手足關係都會迎刃而解。

家有倆娃,如何做到相親相愛?試試“逃命遊戲規則”改善手足關係


Tina感悟:面對孩子的爭吵不休,家長要用智慧的方法來解決,家長的智慧會帶給孩子更多的智慧。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近期熱文:

張文宏:提高孩子免疫力很重要,建議吃這2種食物,不要喝粥了

幼兒園小朋友發生矛盾,家長到底要不要介入?看看這位家長做法

“爸爸的心臟跳動20下需要5個小時”孩子作業中的“神仙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