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加入華為,他們居然叫我焊接電路板!!

向下扎到根,把焊單板當成一門藝術


2011年,我一入職就加入了網絡能源產品UPS5000的開發團隊。由於網絡能源產品線剛成立,產能不大,人手不足,我們的單板排產老是被更緊急的項目插隊,單板很難準時產出,趕不上項目開發驗證節奏。有一天,主管找我說:“我們的單板你手工來焊吧”。
剛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內心是拒絕的。我內心腹誹:我一個堂堂重點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你讓我來焊電路板?我可是抱著研發改變世界的偉大願景而來的,不是來當焊工的。
但是主管的任務已經分下來了,我只能接受。我在心裡暗自慶幸:還好我在學校經常焊接電路板,焊工水平還不錯,正好可以顯擺一下。於是就一頭扎進焊工房裡,經過兩天苦戰,我拿著焊好的單板去找主管,等著被主管表揚。
主管看了之後,沉默了一會說:“這塊單板算是廢了,這裡焊的不齊,還有這裡的焊盤上錫要達到70%以上,你焊的50%都不到。”我有點不服氣,心想:你這領導真能裝,焊接水平還不一定能勝我呢,我也很直接:“要不領導你焊個模板我學習一下。”主管沒說話,拿起單板去了焊工房,用一個小時焊了一個模板。看著他焊出的單板,我非常汗顏,主管焊的哪裡是電路板,明明是藝術品啊!非常整齊,非常漂亮,就像是機器焊接的。主管說:“要做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就要雙手沾泥,要向袁隆平學習。”那會團隊要求我們這些新員工通過學習掌握本領域基礎的加工工藝和流程,來提升產品領域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以助於更加貼合產品加工/應用場景及客戶實際需求的進行設計開發。

什麼也不說了,老實焊單板吧!我沉下心來連續焊了一個月的單板,這種強化訓練練就了我“高超”的焊接水平,比如DSP(數字信號處理器)引腳很多,間距很近,容易連錫,但我都能焊接得妥妥帖帖、漂漂亮亮。現在部門有些難焊的單板,別人怎麼搞都搞不定,拿來求助我,我三下五除二瞬間搞定。看到別人欽佩的目光,我總是低調地說:這沒有什麼,雕蟲小技,不足掛齒。但是心中的那種爽,那種成就感,我想,你們懂的。


水滴石穿,重複性工作中發現一項專利
單板焊完了,接下來就是白盒測試,白盒測試是測試單板上所有器件的電壓電流及別的指標有沒有超過規格。因為我們的單板是A/B/C三相電輸入,三個電路儘管一樣,但也要全部測試一遍。坦白說,這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工作,測完A相測B相,測完B相測C相,測完整流測逆變,測完電壓測電流,每天反反覆覆,測得我都要吐了。準確地說,我是真的有過吐的經歷,有一次,需要第二天一早和領域專家們討論一起疑難問題,要連夜將相關的數據測出來,晚上12點,我去吃夜宵,吃完夜宵回到實驗室準備繼續測試,但剛看到單板和示波器,我就吐了,吐得稀里嘩啦。


但是一邊吐,一邊還得繼續測,也正是得益於這種大量的測試經驗積累,我熟悉了拓撲和電路,熟悉了器件的參數和性能,也終於在測試中被我發現了“致命”問題。
當時為了降低成本和體積,我們將逆變電感的感量設計得很低,導致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瞬時電流應力超標而出現異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和團隊的專家們在軟件和硬件上採用了很多辦法,包括軟件上採用微分限流和降低限流點,硬件上調整驅動電阻和電感的參數,但是花了近一週時間還是無法搞定,沒辦法,那就不斷測試吧。我就不信測試不出問題所在。後來,在經過十幾次的重複測試後,終於讓我發現是因為HCT(霍爾電流傳感器)的延時較大,可以採用CT(電流互感器)預限流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後來這個發現,還在公司申請了一種限流裝置及限流方法的專利。
在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此類重複又繁瑣枯燥的事情,但只要對團隊有益,就不要抱怨,勇敢地堅持去做,很多時候,點點滴滴的堅持才能由量變到質變,最終讓你脫穎而出。
執拗堅持,做出人人想要的“密盒”
UPS5000上市後開始有功率模塊陸續返回,返回的模塊有些確實故障了,有些是由於一線或者客戶的原因誤返回的,模塊本身並沒有問題,怎麼辦?如何才能高效識別呢?

我就想,能否開發一個工具,可以快速定位模塊是否失效,還能定位出失效點。我想了幾天,整理出一個方案,我拿著思路和方案去請示主管,但開發這個工具涉及到硬件、軟件、監控、互聯、結構、線纜、工藝等多個部門多個領域,是一個大系統性工程,最後方案沒有被通過,關係好的同事也勸我放棄,這個方案很難出成績的。但我就是想做,因為我實在受不了“慘痛”的現狀:每次模塊返回後,我們團隊幾個人拆模塊,搭工位,測試失效點,常常需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的時間,效率實在太低了。
固執的我決定,無論如何一定要做,沒有資源我就自己來做。
下定決心後,我利用晚上、週末加班來開發這個工具。沒有電源工程師,我就自己設計電路,自己畫原理圖和PCB,自己焊接自己調試。實在不會的技術,就硬著臉皮四處“化緣”,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對同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協調其他領域部門或同事投入資源幫我一起打“黑工”,可能也是人緣還比較好,最終在多方的幫助下,我用了四個月把這個工具給做出來了。由於是打“黑工”,所以我一直管叫它“密盒”。

剛剛加入華為,他們居然叫我焊接電路板!!


上面黑色的小盒子就是密盒。
密盒快速智能,只需5分鐘就可以把模塊內部所有電路檢測一遍,並上報是否有失效點,失效點在哪裡。5分鐘就能搞定我當初一天的工作量。並且防呆設計,傻瓜都不會插錯;支持遠程操作;配件通用易得;兼容性強,可以檢測多個產品;非常便攜,重量不足5公斤,一個女生單手就可以提走。正是由於有以上諸多優點,密盒得到研發、生產、LMT、技服、一線人員的一致好評,用過都說好。每次他們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超哥,還有密盒嗎?我要一打”。
工作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高難度或者別人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恰恰這些事情可能就是我們的機會點,只要積極主動,勇於挑戰,就有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機會。但如果你不去嘗試,就永遠都不會成功。
日積跬步,挑戰一版成功
通過幾年開發和維護工作的積累,我逐步掌握了器件選型、單板設計、熱設計、安規設計、EMC設計、架構設計、IPD流程、製造工藝等技能,我成了一個“全科醫生”。2018年4月底,我被部門任命為PL,負責一個重點項目:UPS5000三線三相項目。這個項目的風險很多,包括碰殼檢測、無中線、EMC、安規、抗震等。


其中,碰殼檢測方案是創新方案,首次設計,和傳統的產品設計方案很大不同,是測試機器內部的帶電部分會不會碰到機殼,也就是機殼帶電,這是最大的風險點,需要我們能夠準確檢測出來。
剛開始我們設計的是A方案,這個方案軟件實現方便,但是有極端工作情況漏檢風險,經過求助專家,反覆驗證,最終我們還是選擇放棄了此方案。臨時改用B方案,這是一個模擬檢測方案,不會出現漏檢風險,但軟件實現起來比較複雜。而因為客戶需求提前,原來10月底過點的計劃被打亂,我們必須在7月底完成項目過點,此時距離這一時間只有一個月了。由於風險多,進度緊,當時作為PL的我壓力非常大,狀態很差,午休睡不著,晚上也失眠。還好有團隊兄弟們的支持,我們相互鼓勵,目標一致,為了達成客戶提前發貨的需求,有段時間集體睡在公司會議室,一起熬夜加班,有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我的狀態也快速調整了過來。
正是靠著全營一杆槍,我們努力實現了B方案,項目一版成功,最終比原定計劃提前3個月達成TR5,性能指標大大領先友商,效率做到業界第一,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為我司三相三線UPS搶佔全球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勇創未來,不懼挑戰新賽道

2018年3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有幸作為金牌員工代表之一與老闆合影。當時,老闆主動上前和我握手,說:“謝謝你對公司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你這樣的一批人,華為才能快速發展”。聽到老闆的話,我感覺非常暖心,以前通宵加班、春節攻關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019年我還被評為了松山湖研究所首屆優秀班排長。


現在我到了車載電源產品部,新的賽道,迎接的挑戰也更大,但是我相信只要勇於挑戰,就一定可以開創出屬於我們車載產品的未來。展望未來,我和團隊兄弟一起寫了一首詩,以此共勉。

共創能源百億偉業

共襄盛舉繪宏圖

創業維艱守望助

能征善戰書千秋

源自奮鬥中流柱

百舸爭流山河取

億萬磨難群雄逐

偉績豐功天下齊

業終成實我輩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