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陪伴,談什麼感情
前些年,表哥一家決定在老家買房。但離首付還差點錢,每月的房貸對工資不高的他們一家來說,壓力有點大。於是,表哥便跟家裡商量,說自己去深圳打拼多掙些錢,表嫂則留在家裡照顧家庭。表哥表嫂都覺得這樣的安排挺明智的,一來可以趁著年輕多掙些錢,二來也能照顧到家裡的老人。但大姑卻一口回絕了:要去就一起去!大姑告訴表哥表嫂:“我們兩口子現在還不算老,有什麼事情我們互相商量著都能解決,還用不著你們照顧。別以為你們現在感情好,分隔兩地沒關係,都是瞎扯,沒有陪伴,再深的感情最後都會變淡。你們倆相伴在一起,有什麼困難,還有個說心裡話的人,倆人咬咬牙,什麼事都能挺過去。你們想多掙錢不就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嗎?別到頭來錢有了感情沒了,白忙活一場。”大姑的話,很質樸,卻也很有道理。
就像三毛說的那樣:“沒有陪伴,談什麼感情。”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說穿了其實就是你參與我,我融入你的過程。很多時候,打敗愛情的不是背叛,而是你的經歷我沒有參與,我的心路歷程你也完全不瞭解。互動、依存、彼此依賴、互相扶持的感情才更有意義。一根繩上的螞蚱,總比兩隻單飛的蝴蝶更能體會到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的真諦。
陪伴的意義,到底有多重要?
前段時間,在一篇文章裡看到一個“觸電實驗”。科學家找來幾位女孩,並對她們進行一定幅度的電擊。在電波觸及她們之前,儀器中顯示女孩們的腦電波呈現出非常大的起伏,表明女孩們的內心此刻非常驚恐和害怕。後來,科學家們又把女孩們的男朋友喚到了她們的身邊。當電流快要擊中她們時,女孩們緊緊握住了男友的手。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女孩們的腦電波起伏比前一次平緩很多,恐懼的心瞬間安詳了許多。將要被電擊這個事實還在,女孩們卻因為有了男朋友的陪伴,瞬間就變得安心,不那麼恐懼了。
因為一個簡單的陪伴,卻帶來了莫大的令人心安的力量。我想,這或許就是陪伴的意義吧。在現實生活中,我或許會有很多想要崩潰、大哭、放棄的時刻,雖然你不能給我很多實際的幫助,但是隻要你在我身邊,能給我幾句溫柔的安慰,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個堅實的肩膀,我也能夠渾身充滿力量。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轟轟烈烈的感情,更多的不過是彼此相愛,然後在餘下的歲月裡,相互陪伴,互相扶持,打理好生活的柴米油鹽,品味自己的細水長流。
最好的感情不是我愛你,而是有我在
年少時曾摘抄過宮崎駿的一段話: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問你有沒有帶傘。可是我忍住了,因為我怕你說沒帶,而我又無能為力,就像是我愛你,卻給不到你想要的陪伴。現實中,有多少的分離,其實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缺少了陪伴。沒有陪伴,就沒有交流,沒有交流,就沒有感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需要一個伴侶?”有一個回答,沒有任何的文字,只有一張圖片,卻獲得了最高贊。
在圖片下方,另一位網友評論:沒有“分享和享受”,戳中了很多網友的痛點。確實是這樣。人是社交性動物,內心深處都會或多或少有分享的慾望,都期盼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我們成功是希望獲得身邊的人的表揚,難過的時候希望有一個溫暖的肩膀可以依靠,開心了會想要發朋友圈得到別人的點贊或者祝福。如果沒有了陪伴,那麼以上的這些都很難實現,快樂沒有了,感情又從何而來呢?網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段子。當你的女朋友跟你說她感冒了,你最好的回答是什麼?最能讓女朋友開心的回答是:“開門。”女朋友告訴你她生病了,很難受,想要得到更多的呵護與愛。言語是上的關懷固然很溫暖,但始終沒有行動上的陪伴來得打動人。多一些共處的時光,多一些實際的陪伴,別讓對方活成一座孤島,時刻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關心和愛,這樣感情才能長久。
陪伴,其實很簡單
楊絳在《我們仨》裡面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維繫一段感情,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就夠了。每天一定要一起吃一餐飯。可以早上早點起床,一起準備早餐,也可以晚上一起下班一起買菜做飯。吃飯的時候,不要玩手機,分享彼此的開心或不快樂的事。好的溝通,可以讓快樂加倍,痛苦減半。睡前擁抱、親吻。多一些生活的儀式感,一起過生日、過結婚紀念日、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準備過節的同時,其實也是重溫浪漫的時刻。一起做家務。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生活的重擔不能只壓在一個人的身上。
特別喜歡民國結婚證詞: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兩個彼此獨立的個體,結為姻緣,往後餘生,相伴扶持,攜手白頭。也願所有感情,一屋兩人三餐四季,能牽了手都能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