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攻就是無腦?控制卡組才是樂趣?你對卡組誤解有多深?

快攻就是無腦?控制卡組才是樂趣?你對卡組誤解有多深?

在此之前,寫了一篇關於卡組分類和剋制,這次接著寫下去,寫關於對於各種玩家對不同卡組的想法。


我有跟其他玩家談過,也有從一些直播間裡的玩家可以看到,彈幕很多人都對OTK與快攻卡組,因為他們覺得快攻是不需要思考的,就是一張張牌打上去就贏了;而OTK就是對方完全沒遊戲體驗,key牌到齊就贏了。其實快攻,OTK,控制卡組誰都不是毒瘤,也沒有說哪個卡組不好。只是玩家在日常遊戲中對遇到的卡組的埋怨,導致玩家對卡組有偏見。快攻對控制卡組有意見,自己鋪好的場一下被清掉,壓血線到六費一個雷諾就回滿了。OTK對快攻又有偏見,OTK往往需要一定時間去湊齊組件和一定條件才能觸發,而快攻快則5 6費打死對面,慢則7 8費,雖然一般OTK都有解場苟活的牌,但耐不住5費一地雜毛打死自己。控制卡組被OTK死死針對,一般控制卡組的進攻性弱,返場滿,如果不前期給點壓力,後面就是等著看對面OTK斬自己,難道自己的運營一文不值?

其實我們該慶幸有這麼多類的卡組,而不應該埋怨。實際上卡組類型的增多是給與我們遊戲更多樂趣,有不同類型的卡組我們才會有不同的打法創新,用不同的卡牌去進行構築,劣勢對局並不是不可以打,有時卡組劣勢對局贏了才是遊戲真正的樂趣,並不是一定是要衝分才是樂趣。

而真正的毒瘤卡組是什麼呢?我想了很久,我認為是一套卡組打除了自己一樣的卡組以外,能夠到達100%勝率,並且迫使所有玩家必須玩這個卡組的卡組才是毒瘤,一般遇到這種卡組,如果官方不出面處理削弱,那將會流失很多玩家。

還有,出現毒瘤卡組該怪罪誰呢?確實組卡的是玩家,造卡的是設計師,我們在遇到一個勝率相對較高的卡組時,不應該單純只是在埋怨誰誰誰為什麼要想出這樣的卡組,也不是就罵玩這個卡組的玩家,也不是應該就光喊削某套牌,某張卡。而是靠自己去改變環境,之所以有3種可以有一定壓制關係的分類,就是讓我們去平衡這股勢力,由玩家決定環境。在有卡組完全統治天梯時,才去選擇給與官方修改意見,並且在表達意見時,謾罵並不會比友善的建議有用。在我們總是把責任歸咎於他人,我們多去思考自己是否也有部分責任,也不要將所有責任歸咎於自己,一款卡牌遊戲不僅是娛樂的,更應該是益智的,能從卡牌遊戲中獲得更好的思想,才是我們需要的。

其實討論環境變壞,有一部分水軍或者心懷惡意的人,喜歡帶起節奏,容易被煽動情緒的人容易受到節奏的帶動,要麼順著水軍說,要麼對水軍爆粗口。這兩種都是不對的,無論怎麼回覆都是輸家,真正的處理方法應該是不參與,不要忘記自己是來玩遊戲,而不是去跟一些心懷不軌的人生氣,適當無視有利於身心健康,沒必要跟他們生氣。多做一些良性討論,比如環境這樣,是不是可以嘗試針對環境,組一些卡組,順便上一波分豈不是美哉?


自己有沒有成為以上說的玩家呢?或者被帶過節奏呢?歡迎大家評論,點贊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