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前段時間《少年的你》將校園霸凌帶入公眾視野引熱議,52萬人在豆瓣上打出了8.4的高分,幾乎每一條相關評論,都在講述作為親歷者或旁觀者經歷過的霸凌。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在新聞報道中,校園霸凌事件也並不罕見,相比影片,現實似乎更殘酷!校園霸凌已經超出教育話題成為一種困擾全民的社會問題。

被校園霸凌過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豆瓣有這樣一個短評: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經歷過校園霸凌的人很難走出來,2萬多人點讚了這句話。

可見霸凌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和心理有著非常深遠的負面影響。那麼作為老師和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扮演一個合格的“守護者”呢?

教孩子識別霸凌

預防霸凌首先是教給孩子識別霸凌,當發現霸凌時,採取積極行動!

一提到校園霸凌,大家腦中可能立刻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群頭染黃髮的校園小混混,圍著一個弱小的學生,對他推推搡搡,拳腳相向。

但其實,霸凌的形式不侷限於肢體的,還可能是言語的、情緒的或是網絡暴力。

現實中,甚至很多老師和家長都無法區分霸凌和惡意使壞。

河南許昌禹州大澗小學,7歲女孩被三名男生強行往眼睛裡塞小紙片,事發後校長是這麼說。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把校園欺凌輕描淡寫成“玩鬧”,就是對惡最大的縱容。

為區分霸凌和惡意使壞,分享幾條霸凌的參考標準:

  1. 霸凌者帶有惡意,是故意為之
  2. 霸凌者和受害者之間力量/權力不對等
  3. 在一段時間內重複發生

為方便小朋友理解,可舉例說明:

當你的同學不小心把你的橡皮泥打翻在地上,而且不小心踩了一腳,這並不算霸凌,因為他是不小心的!不小心的行為我們尚且可以說他粗魯。

那如果,你的朋友對你說:我討厭你,不想跟你玩,這算不算霸凌呢?

這要看發生的次數。如果只是一次行為,我們可以說這個同學可能不善人際交往,可是如果這種情況重複發生,即使你告訴他“不要這樣說”的時候,他仍舊對你那麼說,這就算霸凌了。

遇到霸凌怎麼辦

1.引導孩子勇敢說出來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孩子在遭受霸凌後,往往出於害怕丟臉、緊張等原因而不願意說出自己的遭遇,尤其是男孩子,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所以,作為家長,當我們發現孩子有遭到霸凌的跡象時,一定要有一根敏感的神經,仔細觀察,引起足夠的重視。

接下來,家長可以為孩子創建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讓孩子覺得此時此刻是安全的,他們才會慢慢打開內心,分享心中的“小秘密”。

2.曝光霸凌,尋求幫助

明確向學校和老師反映情況,曝光霸凌。向學校反映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都會去做,但有時候孩子往往不願意爸爸媽媽將事情告訴學校老師,因為他們會害怕壞孩子變本加厲。所以,為了說服孩子,這裡有一條原則——除非霸凌被曝光,並且老師介入:強調霸凌是不可接受的行為,暴力侵害才可能會停止。當然這也提醒了各位家長,面對校園暴力,一味的忍氣吞聲和退讓並不能解決問題。

這裡分享一些實操性的方法,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做:

1

學習強硬對話遊戲,並反覆練習

遇到霸凌,首先我們在態度上要強硬起來,抬頭挺胸,用堅定有力的語氣說不。因為霸凌者往往享受你對他俯首帖耳,戰戰兢兢的表現。

2

轉移注意力

孩子往往很在意語言侮辱,因此而生氣傷心甚至升級成肢體衝突。遭受語言侮辱時,做一做其他的事來轉移注意力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辦法,比如繫鞋帶或轉向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也用行動告訴對方你並不在乎,霸凌者想讓你生氣的想法就不能得逞。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3

學會走開

面對霸凌,有時候“沉默”是最有力的回擊。某些時候孩子被選為霸凌對象僅僅是因為他們堅持自己並持續爭論。這時候走開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因為一些壞孩子從來不覺得他們是錯的,所以過多的爭論只是浪費時間。

4

儘量避免到那些霸凌高危區域

惹不起還躲不起嘛!校園霸凌經常發生在一些監控死角,因為壞孩子們知道哪些地方老師很難注意到,遠離那些高危區域,到更寬敞更安全的地方玩耍。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5

結交新的朋友

長期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受歡迎,甚至認為大家都討厭自己,因此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從而形成惡性循環。而打破這個怪圈的辦法就是——結交一些新朋友!老師在這方面應該多觀察引導,鼓勵孩子加入新的活動,鼓勵其他孩子接納性格孤僻的孩子。其實被霸凌者通過結交新朋友,慢慢會明白: 原來只有一小部分人對他們不友好,還有很多人是愛自己喜歡自己的!

在朋友被欺負時,我們也要成為受害者的的朋友。只有更多正義伸張出來,霸凌才會被終止。

想要杜絕霸凌,還要從源頭開始,讓那些欺凌者們意識到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是身體的,更是心理的。美國有個很流行的“蘋果教育法”我們可以對孩子試試,讓孩子用一種直觀易懂的方式來理解霸凌。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拿來兩個外表上看起來差不多的蘋果,然後讓孩子們每人對其中一個說侮辱的話,比如“我覺得這個蘋果很醜,味道一定非常糟糕”;然後每人對另一個蘋果說讚美的話,比如“我好喜歡這個蘋果,芳香四溢,一定甜美可口”

然後切開兩個蘋果,用愛心和善意交談的蘋果裡面晶瑩剔透;被惡語中傷的蘋果裡面已經變成棕色了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和孩子們一起反思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蘋果就像我們的同學、朋友。當我們對他們說一些傷人、不友好的話時,也許他們表面看不出傷害,但是他們內心很難過。

反之,當我們對同學、朋友說一些“友好善意”的話時,他的內心是喜悅的,這讓他們感覺很好,我們在一起也會相處更融洽。

我們在蘋果拿出來之前給蘋果做點“手腳”——把一個蘋果在桌子上輕摔幾次,讓它變色,這樣就能給孩子帶來視覺衝擊。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教給孩子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