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暮春,果樹花期接續到來,連片花海對城市消費者來說,是迎春賞景的好去處。但是,在果農眼裡,花朵的背後,是充滿變數的生長曆程,以及不確定的市場行情。出於求穩的心理預期,近年,各地推出果樹認養模式。城市消費者交付一定金額,認養一棵果樹的全部或部分果實,體驗豐收樂趣。這一方式讓果農感到,認養的確能提升水果價格,比傳統銷售模式至少高出一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防止農產品滯銷。另外,各地也在嘗試,通過結合農家樂,增強休閒農業體驗感。不過,實施這一模式的果農也發現,果樹認養並不是靈丹妙藥,要想成為鄉村休閒產業鏈的抓手,還有諸多細節需要打磨。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果樹認養 能否跳出先果後售的傳統銷售方式

春花秋實,果農在完成種植的同時,還要直接參與銷售,才能將果實變現為收入。而近年,先果後售的不確定性正在被果樹認養模式改變著,這種模式讓果農不必等到果實成熟就能拿到預訂款,激發了果農種植熱情。

在湖南湘西州,這裡70%土地屬於山地,種植業仰賴山坡開墾的分散耕地,廣種薄收。自1999年,全國開展退耕還林以來,湘西州作為試點,開始對石漠化地區進行填土栽樹,轉換當地種植結構,發展柑橘、獼猴桃、茶葉等特色種植業。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掛有認養牌的柑橘樹)

認養一棵盛果期的椪柑,出資300元,3年時間,每年獲得兩箱椪柑或自費前往湘西種植戶體驗農家樂一次。如果出資500元,可以認養一株獼猴桃。這是2019年5月,山東濟南市泉城義工志願服務中心推出的“我在湘西種棵樹”認養活動。

濟南市作為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市,不少市民出於“想為湘西果農做點事”的想法紛紛參與認購果樹。當年,僅濟南市認購湘西獼猴桃、椪柑等水果達上萬斤,成為市民參與扶貧助農的有效手段。

除了扶貧認養模式外,一些水果優勢產區也在嘗試跳出傳統先果後售模式,開展果樹認養。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今年清明前後,上海松江區倉橋鎮的梨樹相繼開花,種植基地隨之推出認養梨樹活動。倉橋水晶梨在2011年獲批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當地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種植技術,使得水晶梨口感獨特,倉橋水晶梨也是松江區第一個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的農產品。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倉橋水晶梨已經掛果)

和湘西州的做法略有不同,倉橋水晶梨的認養期為一年,其中主要條件是,認養人交付800元,獲得大約100只梨,合市場價約960元,附加條件是,認養期間,“可以隨時帶著家人好友來看看你的梨樹。”而這條附加條件恐怕是城市消費者更看重的。

和直接獲得果實相比,對城市消費者來說,認養果樹的吸引力在於觀察、參與一棵樹的生長。這種農耕體驗感,讓果樹認養成為鄉村休閒產業更具操作性的抓手。

從目前實施的情況看,果樹認養正在成為鼓勵果農種植積極性,豐富鄉村休閒產業的一種有益嘗試。在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近期推出的《促進休閒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研究報告》中也提到,各地根據自然特色、生態環境和消費習慣,創建並豐富眾多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休閒農業從生產要素組合、產業結構高級化和產業組織多樣化方面賦能現代農業,極大地豐富了現代農業的內涵。”


果樹認養距離休閒農業“主戰場”還有多遠

賞花觀果,鬆土施肥,體驗果實套袋……目前這些還僅僅作為認養果樹的附加條件,對於果農來說,目前通過認購銷售的水果數量還是有限,更大的意義在於吸引城市消費者前來休閒度假,那麼,果樹認養距離休閒農業“主戰場”還有多遠?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家在廣西玉林北流市新圩鎮白馬時光莊園的劉先生種有林果400畝。自2018年起,開始嘗試果樹認養,目前有五六十戶家庭每年都會在他的莊園認養果樹。

“果樹認養並不是哪裡都適合,比如廣西不缺水果,做果樹認養沒什麼吸引力,只能打差異化。”劉先生說他莊園裡的香水檸檬、蓮霧等都屬於“很普通”的水果,在當地城鎮消費者看來,比較“新鮮”的只有臺灣柳丁和臺灣千金桔。

據劉先生介紹,最早做果樹認養是希望帶動莊園的戶外拓展項目。為此,他引種了大量臺灣果樹。

“一棵臺灣柳丁樹能結100多斤,認養一棵268元,所有果實都歸認養者。”劉先生說,前來認養的都是附近城鎮帶孩子的家長,“這種模式可以有效增加鄉村農業的消費頻次,但是,對覆蓋半徑有要求,住得太遠,認養就沒意義了,和農家樂無法形成互補。”

同樣,自2017年就開始推廣果樹認養的李聖周發現,“遠程視頻體驗的效果也一般,操作起來對果農和認養人雙方都不現實。”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滿樹花朵的柑橘樹)

李聖周的家庭農場在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東瀼口鎮雷家坪社區。站在他家二樓觀景平臺,就能看到山下悠悠長江,房前屋後種著南豐蜜桔、椪柑等果樹,有的果樹上掛著認購牌。鳥語花香的環境是他與妻子兩人經營農家樂的天然條件。

李聖週會按照坐果率,對適合認養的果樹進行定價,價格也從380元到680元不等。2017年推出伊始,李聖周的果子收入翻倍。推出認養當年,李聖周經常和外地認養人視頻通話,讓他們“實地察看”橘樹生長情況。

“除草、灌溉……我在做這些事之前都要通知他,一個是對方時間不一定合適,另一個,一邊幹活,一邊拍攝視頻,這個還是有一定難度。還有一個問題,是我今年發現的,果實下樹的時間過晚,直接影響第二年產量。”由於大部分認養者希望在春節前親自採摘,享受豐收樂趣,同時也可以作為節日禮品。但是,果實留樹過長,直接影響到新一季的產量。

“最近山東、安徽、甘肅的認養人打來電話,要認養果樹,我都跟人家解釋,如果離得遠,儘量不要認養。”李聖周說他從2019年開始,認養人的選擇上逐漸轉向巴東本地人。“車程在一小時以內比較合適,結合農家樂來做,方便家長經常帶孩子過來,真實體驗到果樹的生長變化,認購才有意義,才能持續下去。”

果樹認養,打破傳統銷售模式!或許可以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

針對果樹認養模式,專家有話說

果樹認養突破了傳統農產品銷售方式,從全新的維度拉動農產品優質優價。未來應從農業休閒產業角度,打通產業與休閒,探索親子研學、健康養生等新型業態。

近期,在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2020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中要求,今年鄉村產業工作力求在延伸產業鏈上、促進融合發展上、拓展農業功能上取得“三個進展”。其中明確提出,2020年,國家將開展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建設。在此背景下,果樹認養模式有望成為推動休閒農業產業鏈的有力抓手。


——END——


2020年農業政策動向?

現階段農業的“風口”是什麼?

投資農業的五大禁忌是什麼?

農業轉型期需要注意哪些新的挑戰?

如何從零起步做農業?

農業盈利模式如何打造?

如何讓園區的創意策劃落地?

如何選對最適合你的農業項目?

哪些項目可以和旅遊快速融合?

如何打造幾萬到幾百萬農業項目的快速盈利模式?

……

159屆中國農業落地實操特訓班給您答案

教你做賺錢的農業

農業人的MBA課堂

十年來,中農匯富“農業實操班”依託行業資源,匯聚現代農業產業規劃、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管理、農業政策申報、農業市場化運營等專家,為全國農民合作社、涉農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量身打造了現階段符合現代農業運營發展的課程服務體系。“實操班”自舉辦以來,成功舉辦158場,累計培訓十萬餘人,實地指導上萬家農業經營組織和各地方涉農主管部門,深受各界好評,並獲得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委的重點關注和指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