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發達之前,往往會失去這二種東西,快看下你有嗎

如果我們問世人一個問題,什麼是成功,很多人都會說,成功就是想要擁有的,都能夠輕易實現。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一個人越來越有能力,越來越有錢,這就是發達富貴的象徵。但是人生真的是擁有的越多,就越好嗎?

慾望得到滿足的時候,快樂只是一時的。人的慾望無止境,擁有之後還會想要更多。人生總有我們得不到的時候,總有我們得不到的東西,到時就會深陷慾望無法滿足的痛苦中。

弘一大師說過:“富貴誰人不欲,福祿豈能強求。”人生的發達富貴,並不是強求來的。越是拼命索取,越會身陷樊籠之中,被名韁利鎖桎梏。

“隨緣才自在,放下皆所得。”這是南懷瑾大師留下的勸世良言。人生得失隨緣,才不會煩惱;萬般皆能放下,其實是得到。一個人發達之前,往往會失去這二種東西,快看下你有嗎。


一個人發達之前,往往會失去這二種東西,快看下你有嗎

一、失去爭名奪利的慾望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話。意思是,世上的人其實都是為利益所驅動的。有利可圖的事情,大家都會搶著去做。沒有利益的事情,甚至會讓我們吃虧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去做。

大家有這種想法,或者已經在這樣做事,並不代表我們就是唯利是圖的人。因為趨利避害是人性使然,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就算一些面對利益時很清高的人,他們只是不願意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讓自己陷入紛爭之中。但是他們應得的利益,如果受到了侵害,他們也會奮起反擊,這都是人之常情。

每個人在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並不是愛錢的表現,而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過話又說回來,人活著雖然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錢,可是我們也不能鑽進錢眼兒裡,成為金錢的奴隸。人生想要變得富裕,想讓自己能夠發達富貴,但是為了賺錢,我們也不能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

這樣就算能夠得利,也只是一時而已,最終會失去人心,被人孤立,到時候就再也沒有成功的機遇。這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所以說,真正能夠發達的人,一定要失去爭名奪利之心。利益當前,仍能經得起誘惑,不去發橫財,不去賺快錢,不做冒險的事情。這樣才能行穩致遠,早晚發達富貴。


一個人發達之前,往往會失去這二種東西,快看下你有嗎

二、失去意氣之爭的脾氣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是大家都聽說過的一句俗語,也是很能激勵人心的一句勸世良言。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人生不能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如果抱著這種心態,過好過壞一個樣,永遠不知道積極進取,人生就很難取得成就。

有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內心憋了一口氣,這就叫做自己的志氣。曾國藩說過:“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年。”一個人年少時就能立下遠大的志向,人生必然會有一番成就。沒有理想和目標的人,就算活到老,依然一事難成。

但是有的人會說,自己對待成功,有滿腔的熱忱,而且經常立下志向,為什麼還是無法發達?南懷瑾大師說過一句關於如何立志的話,這樣說:“人生必須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有的人雖然立下了很多目標,但是他做一件事,只要遇到了困難,就選擇放棄。做任何事情,都半途而廢,這樣當然無法有所成就。還有的人,對志氣有錯誤的理解,他們把志氣當成了意氣之爭。遇事喜歡靠發脾氣來顯示自己,這樣只會給自己招惹禍患。

這種人遇到了別人的嘲諷,甚至是屈辱時,很容易滿腔怒火,然後做出一些衝動的事情。這並不是為了志向而奮鬥,更不是爭氣的表現,而是惹氣傷身,給自己招惹仇怨罷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脾氣都控制不住,也不可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韓信承受胯下之辱,忍一時之氣,日後封侯拜將。司馬遷承受酷刑,依然潛心著書,才寫出了《史記》,讓自己流芳百世。所以說,一個人想要發達,一定要丟掉自己易怒的脾氣,這樣才能趨利避害,給人生帶來好運氣。


一個人發達之前,往往會失去這二種東西,快看下你有嗎

南懷瑾大師說過:“成敗就在取捨之間,人生就是得失之道。”兩個能力相當的人,對酒色財氣、功名利祿的取捨不同,人生的結局就天差地別。所以說,在人生中,就算再好的東西,得到的越多也未必好,慾望太熾,反而讓人越來越沉淪。

失去爭名奪利的慾望,失去意氣之爭的脾氣,這才能讓我們趨利避害,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這就是一個人開始發達的祥兆,快看下你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