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绝对都是一个家庭或者是多个家庭的掌中宝,导致不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隔代长辈对于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了爱意。但这种往往都是属于溺爱,对于孩子的成长绝无一丝好处。
不仅如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也会养成一些不礼貌的行为举止。然而,这些都是在他们成长环境中学习到,许多家长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毕竟这都是自己宠出来的!
可要怎么就纠正孩子的那些不礼貌,相信许多家长也是摸不着头脑。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治标不治本”,当下说了孩子又会犯。完全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那这次我们也来盘点一下孩子主要出现的一些没礼貌的行为,来一一破解吧。
对老一辈不尊重
其实孩子会出现对于老人家爱答不理,不尊重的情况,大多数都是隔代的长辈把孩子宠溺坏了,而且身为孩子父母的在边上也是毫无作为。
还记得自己要教育孩子的时候,长辈在边上附和“我宝贝孙子你们敢大小声?”长期之后孩子也会自动生成“爷爷奶奶是保护伞”的想法。
孩子就会无限制度的向老一辈去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会产生出一种“理所应当”的错觉。但凡老一辈有一丝违背孩子的意愿,孩子就会开始造反,并且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卸到长辈身上。
实际上,这就是家长的一个严重的行为错误。本身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就要起到一定的监护,督促的作用,绝对不能放任孩子的一些恶习,陋习。
当孩子出现在行为举止方面肆无忌惮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树立起作为家长的尊严,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这种所作所为,同时也要让孩子进行道歉,在语气方面可以稍加严厉,但绝对不能对孩子动武。毕竟如今“棒棍底下出孝子”已然是一件完全不赞同的事情了。
等批评过孩子后,家长也要耐心的和孩子讲解他究竟错在哪儿了,这时候的家长语气和稍显平和一些,和孩子分析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对的事情,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不能一味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让孩子懂得尊敬长辈的这个中华传统美德。
对家长不尊重
现在的时代已然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所以家长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也是相对的比较轻松诙谐,也导致从前的那种父严子孝如今也很难再见到。
以至于孩子也会开始直呼家长的名讳,觉得这也是自由下的理所应当,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家长也是“平起平坐”,得到了一定的尊重。
可实际上,这并不可取。
因为孩子的这种“理所应当”的心态,是一种对人极度不尊重的表现。尤其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尤其是孩子在学习说话的时候。此时的孩子耳朵都是十分灵敏,一旦被学习到了之后就很难改变,也就是孩子眼中对于家长的成为是从叫名字开始。
而有的家长却会因为孩子这种过人的“天赋”沾沾自喜,甚至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是天才,第一句学会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自己的名字。而这种夸耀对于孩子的成长丝毫没有好处,一旦孩子习惯了之后,他们也就改不过来,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无形的“臂膀”,强调着他与家长之间的“平等”。
其实,当家长要改正孩子这种自诩的“平等”也不是不无方法。只需要在孩子再叫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和孩子沟通,让他们知道如何用尊称,父母就是爸爸妈妈,家里其他长辈也有相对应的称谓,要教导孩子会说这些称谓。如果孩子不以为然,那家长也大可不必允以理会,直到孩子说对了之后再和孩子进行交流即可。这样孩子的坏习惯自然也会改正。
不分场合的人来疯
有的家长每次请亲戚朋友来家里的时候,都是又爱又恨。喜欢呢,一定是老朋友可以叙叙旧,但是头疼一定是自己家孩子如永动机一般在边上自嗨,尤为兴奋。
说啥啥不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典型的人来疯性格。
实际上,孩子会觉得家里有新人来,觉得十分新颖,要表现的出众一些,从而就可以得到大多数人关注。或者是平时家里管教的太过于严格,所以借由家里来人的时候大肆发扬自己活泼的一面,这样父母碍于面子,就不会批评自己。
可不论是那种场合,这种行为都是十分不可取的,家长对于孩子这种行为一定要事先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涉。让孩子懂得家里有老人要懂得礼貌一些,或者是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见世面”,久而久之孩子对于人多的地方也就不以为然,见怪不怪。
可孩子依旧是了屡教不改的话,家长也要进行适当的斥责孩子的这种不好习惯。
不过家长一定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地方给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所以家长可以适时的给孩子一些眼神上的传递,让孩子可以注意到这种事情是不可取,要让孩子记得早前和家长约定好的事情。等客人都离开之后,家长也要好好的和孩子交流今天发生的事情,让孩子知道哪儿些是可取的,哪儿些是不可取的,这时候的态度依旧是要平和一些。即便客人已经走了,家长也有权力斥责孩子,但是这种
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还是少做。因为对于孩子而言,这种秋后算账并不是好行为,甚至会觉得这是家长的“报复”。如果孩子在接收到家长的意思之后表现的得当,家长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孩子,这样孩子也会觉得表现好有奖品,下一次孩子也就会少了那种“兴奋感”。和家长唱反调
实际上这种行为是十分常见的,孩子不管几岁,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想法,所以也就是在行为上如自己的愿。
特别是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孩子小时候明明挺乖的,但是现在怎么就这么喜欢和自己对着干。可家长也要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因为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从孩子开始上大班开始,他们自己的自我感觉也是在不断的加强,所以这时候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我可以选择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家长说的那些“大道理”不想再听,说太多也觉得厌烦,觉得不尊重自己的思想。
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孩子的一些自我行为往往会让家长头疼不已,斥责又怕伤孩子自尊,放纵不管也会对周围人带来不便,往往导致无疾而终。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可以选择换位思考,去思考孩子在做这件事情他们背后蕴藏的真正意思,这样“顺着”孩子的思想,自然也就可以找到源头,去解决孩子的这种不礼貌行为。然而这个过程中还不会出现语言上或者肢体上的冲突,何乐而不为呢?
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之外,孩子的一些莫名的行为举止造成周围人不便时,家长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斥责孩子。还是那句话,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如果是在家里,孩子出现了一些无理取闹的行为,作为家长依旧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论如何,家长和孩子硬碰硬绝对不是好结果,对于家长而言,会身心俱疲,对于孩子而言,你这么对我,那我干嘛要听你的。反而要以冷静的情绪的去对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孩子自己回房间思考一下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或者就用冷处理,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举止视而不见,或者对于孩子视而不见,这样孩子在一段时间的错误行为后也会觉得没得趣味,自然也就不会再做了。
等到孩子也冷静之后,家长就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告诉孩子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但不论如何,家长和孩子的相处的过程中,最好的一剂良药一定是沟通。只有敞开心扉,关系才能缓和,孩子的坏毛病自然也会逐一改正。当然也不能操之过急,耐心也是很有必要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