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厚榮:《音配像紀事》(24)關於評劇音配像

葉厚榮:《音配像紀事》(24)關於評劇音配像


關於評劇音配像  在我接手負責音配像具體工作之前,李瑞環主席已經要求謝國祥同志協調北京市文化局和中國評劇院錄製了小白玉霜主演的劇目11出。我接手以後,由於京劇音配像的任務非常艱鉅,對評劇音配像實在說已無暇顧及。可是,在2002年4月28日下午5點鐘,我接到王文華秘書的電話。他說首長找了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王明明,他也是個畫家,將評劇音配像交給了他們和馬泰,首長要你找他們按上海模式商定,並抓緊拿出意見。第二天我就和王明明同志聯繫上了,後來又和北京市文化局局長張和平同志通了電話,商定5月3日我去北京和他們一起研究。

  5月3日我如約去了北京,同去的還有促進會的秘書長高長德和辦公室副主任經平。張和平局長、王明明副局長和評劇名家馬泰先生、著名戲劇導演張煒女士(張庚先生的夫人)與中國評劇院院長凌金玉、副院長張洪文同志在前門建國飯店等我們。由於有李主席的指示,也有上海負責配像的成功經驗,我們很快就同北京市文化局就他們負責錄製小白玉霜劇目和白玉霜的唱段共11出戏達成了協議,並很快得到李主席批准。那天中午,新朋老友聚會,大家非常高興。5月15日我到李主席家彙報工作談到評劇音配像時,李主席說我看過《玉堂春》、《馬寡婦開店》、《海棠紅》,都是苦戲,演得很好,上面唱,下面哭。李主席至今對當時的演出情況記憶猶新,可見他對評劇之喜愛。北京市文化局局長張和平同志和我是老朋友,他很有開拓精神,他組建的紫禁城影視公司在全國都享有盛名,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起了積極推動作用。由於業績突出,他後來擔任了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主持策劃北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這已經是後話。張和平同志對工作十分負責,他和王明明同志對音配像抓得很緊。6月中旬就錄完了《小借年》、《珍珠衫》、《鋸碗丁》和《包公三勘蝴蝶夢》四齣戲。以後又錄製了《馬寡婦開店》、《家》、《小女婿》、《臨江驛》、《李雙雙》、《苦菜花》和《白玉霜唱段選》,這些都在8月6日前完成。正如李主席先前的評價:北京為評劇配像,既積極,又有能力。  我們以《中國評劇音配像精粹》將這22部音配像劇目結集出版。根據前11部的成例,並報經李主席批准,後11部戲的片頭策劃為葉厚榮、馬泰、張和平;片尾的製片人為葉厚榮。  我們為振興評劇藝術做了一件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