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冬天,就是要吃火鍋啊!中國的南北飲食文化中,蘊涵著各式火鍋派別。


北京銅鍋涮肉


地道的老北京銅鍋涮肉,「鍋」一定是「銅鍋」,「肉」也必須是「羊肉」。


「清水一盞,蔥姜二三」是銅鍋涮肉一脈相承的做派。看似粗糙的鍋底陣容,對羊肉的考驗其實最嚴苛。老北京銅鍋涮肉,涮的羊肉部位主要有五種:上腦、裡脊、磨襠、元寶肉、黃瓜條。有些館子還供應大三叉、小三叉和羊筋肉。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東北酸菜鍋


酸菜,古稱菹,《周禮》中就有其名,用大白菜醃製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蔬菜原有的營養成分,富含維生素C、氨基酸、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


酸菜鍋源自殺豬菜的主菜——大骨燉酸菜血腸,鍋內鋪滿酸菜絲、白肉,鍋旁還擺著大大小小十來個碗碟,裡頭有五花肉、血腸、凍豆腐、蔥、姜、蒜,充滿濃濃的滿族風情。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廣東潮汕牛肉鍋


「沒有一頭牛可以從潮汕全身而退」,脖仁、吊龍、匙仁、匙柄、五花趾、肥胼、嫩肉、牛腩、牛舌……潮汕人手中精細的牛肉分類令人大開眼界。


潮汕牛肉鍋的鍋底湯頭講究一個「清」字,這樣的湯底十分考驗各種涮材的新鮮度和本來的滋味。而潮汕牛肉則講究「現切」二字,要吃當天現宰的黃牛肉,牛肉丸也要吃現打的,不能摻入豬肉末或粉。此外,切片成盤的牛肉的放置時間對口感和味道也有影響。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廣式 「打邊爐」


「打邊爐」一詞,在清代《廣東通志》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


「打邊爐」是廣州人吃的藝術之一,傳統的邊爐與普通的火鍋不同。火鍋是坐下來吃的,而「打邊爐」是站著吃的。火鍋用金屬器具,中間燒木炭;傳統「打邊爐」則用瓦罉、竹筷,且筷子特別長,便於人們站立涮食,別有情趣。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雲南菌子火鍋


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這些野生菌大多生長在海拔2000米到4000米,地形地貌複雜的立體氣候地。


野生菌火鍋通常將雞樅、松茸、牛肝菌、雞油菌、老人頭、竹蓀等7種以上野生菌乾片,加上高鈣骨料混合經7小時熬製而成。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四川串串鍋


串串火鍋也叫冷鍋串串,雖然有「冷」字,但它是熱菜,只是那口「鍋」是冷的。


冷鍋串串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成都。當時的城鎮待業人員為了生計,就在一些熱鬧的場所如商場、影劇院、錄像廳等附近擺攤經營「串串香」,以竹籤串豆乾、兔腰,在滷鍋中燙熟,蘸上麻辣調料,「好吃嘴」們邊走邊吃,逍遙自在,這是所有成都人的美好回憶。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重慶麻辣火鍋


麻辣火鍋原是底層勞動人民的創造,當時工人們找來水牛的內臟,洗淨後,將肝、肚切成小塊,擔頭設有爐具,上設一個大洋鐵盆,分為多格,盛載一種麻、辣、鹹的滷汁,專向碼頭工人兜售。客人光顧時,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


火鍋中加入的海椒、花椒祛溼排寒,工人吃後,美不可言。此食習便沿襲下來,並漸豐富。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貴州酸湯魚火鍋


貴州山區幾乎家家都有酸壇,制酸湯、吃酸食已成為貴州地區一大特色。貴州的酸湯分兩種,一種是紅酸湯,一種是白酸湯,酸湯魚火鍋所用到的就是紅酸湯。


紅酸湯以小西紅柿、白酒、鹽、發酵過的米湯烹製而成。用這種紅酸湯製作的酸湯魚火鍋酸香煳辣,吃完魚後,可再接著涮吃其他配菜,最適合三五知己圍坐一起,大快朵頤。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浙江杭州三鮮暖鍋


「暖鍋」所用的盛器和燃料與火鍋所用的不同。暖鍋用的是紫銅皮鍋子,大肚皮細腿,中央有個較大的孔,豎起半截煙囪,孔內燒缸炭,兩端有活絡的銅把手。


而「三鮮」可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西藏墨脫石鍋火鍋


墨脫石鍋是林芝人最常用的炊具,這種皂石鍋是大峽谷內的珞巴、門巴匠人以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手工打造的,可耐2000℃的高溫。


藏族人首先以樹葉折成鍋具盛滿水,之後將魚蝦、野菜和鹽巴一起投入石鍋中,一旁則用炭烤石,待石頭受熱烤成白色時,便將之夾至容器,不久,石頭把水燒滾,便成了一鍋香噴噴熱騰騰的美食。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湖南臘味火鍋


湘西臘肉是用湘西人自家純糧食飼養的家豬製作的,肉肥瘦層次分明,外表鮮明光潤,臘香純正,具有酒香濃郁、鹹淡適中的獨特風味。臘肉的吃法之一就是臘肉火鍋。


清同治元年(1862年),西充訓導劉洪典作《竹枝詞》:「喜逢嘉客火鍋燒,也喜雞豚味最饒。」讚美的就是臘味火鍋。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海南椰子雞火鍋


青椰和文昌雞是海南美食中的絕配。用椰汁代替日常火鍋裡的高湯或者白水,體現了海南人得天獨厚的巧思。


文昌雞肉質細膩嫩白,是雞肉中的翹楚,生長條件更是苛刻,金貴的文昌雞得以一直保留在海南人的餐桌上,離不開海南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而「白骨白肉白油」的文昌雞,才能稱為椰子雞火鍋的新鮮上等食材。


中國火鍋巡禮丨12大火鍋派系前來打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