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長歌行》

時間如期推開三月的大門,對於春天一切才剛剛開始,靜待花開相信依舊會是那麼美妙的過程。我雙手捧著希望的種子,決定把它種在萬物復甦的季節裡。

  • 沒有冬天不會過去,沒有春天不會來臨。

回首二月哪怕比往年只多出了一天,它也足夠的漫長了。彷彿我們都在同一個夜晚做了相同的很長很長的夢。跌宕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直到看見黎明的曙光。

疫情發展至今全國人民由惶恐隔離到現在理性面對,不是因為它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是大家都相信醫學。團結配合才讓我們到現在依然保持井然有序的生活和工作。

有如外國友人說“如果不小心感染病毒了,希望去中國治療”。中國是生命力旺盛的東方。正如“三月春光上國遊,祥雲瑞氣鎖龍樓”出自宋代.釋心道《勘婆

》。冬天已經走遠,春光必將紛至沓來。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 過去不復返,未來也可期

前幾日下樓至小區庭院閒逛,暖陽環抱身影傾斜,空氣中瀰漫著春色的清香。想必院邊河畔的玉蘭花應該盛開了。這麼曼妙的春色怎麼可能少了它的參與呢!正如“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出自明·睦石《玉蘭》。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玉蘭花

沒有一模一樣的春色,只有年復一年的春天。生命即是如此,沒有往返,只有當下和未來。所以我們要嘗試寬恕和包容,學會珍惜和期待。

近日非常痛心的一則消息讓世人皆難以置信,某地13歲男童弒母。狐狸尚且知道報恩是什麼泯滅了一個未成年孩子的心。百善孝為先,希望我們能重新尊重古人遺訓,重視家庭倫理道德教育,不要讓悲劇惡化繼續重演。

過去的已經發生,留給當下和未來的只能是希望。每個人都應應該心懷感恩即使歷經艱辛也不要隨便自我放棄。時常內觀自己是否還是保持內心初來世間的純淨,只有純淨的眼睛才能看見四季美好的風景。哪怕你有過絕望只要不放棄,上天好生之德的大門一定會為你敞開。“草樹之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出自韓愈《晚春》。哪怕春去,未來依然要保持樂觀可期的樣子。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 放逐去奔跑,去看春暖花開

尤比往年今年三月的春天仿似來的晚了些,可是那又怎樣呢?每個人足跡一生所行處處遇見皆是風景。既然不能安如所願在一處久留,何不放逐去奔跑,這個季節特別適合去看春暖花開。

詩人王令就以《春遊》為題,賦詩一首:“春城兒女縱春遊,醉倚樓臺笑上樓。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通篇詩文在勝與衰、熱鬧和孤獨、歡樂與悲秋的對比中,把由春遊而產生的獨特感受意味深長的寫了出來。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恣意的自我放逐去看風景,但是我們可以在心裡佯趟春天,然後做一幅畫或準備一頓適合踏青的美食在陽臺、在庭院裡沐浴春光,且聽風吟,豈不一樣賞心哉。

最後跟大家分享那個年代錢鍾書和楊絳先生的春遊故事: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那是1949年暮春,攝影家郎靜山在上海舉辦攝影展,錢鍾書受邀為他翻譯攝影標題說明,得了一筆不菲的美金稿費。當時,國民政府發行的“金圓券”貶值得厲害,錢鍾書和楊絳想,反正打算留在國內,拿著這筆美金,“來日未可知,且樂今朝”,不如充作旅費,當了一回“闊佬”。

△錢鍾書夫婦


那是1949年暮春,攝影家郎靜山在上海舉辦攝影展,錢鍾書受邀為他翻譯攝影標題說明,得了一筆不菲的美金稿費。當時,國民政府發行的“金圓券”貶值得厲害,錢鍾書和楊絳想,反正打算留在國內,拿著這筆美金,“來日未可知,且樂今朝”,不如充作旅費,當了一回“闊佬”。

△郎靜山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這條路線的幕後主要策劃者乃是楊絳,她和杭州頗有緣分。楊絳的父親早年在西湖保俶塔畔居住,最常背誦的詩歌,是白居易的“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17歲時,楊絳也曾經跟著學校到杭州旅行。在此之前,錢鍾書則從來沒有來過杭州。所以,在坐上通往杭州的火車時,錢鍾書是很開心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叫:


四年宿願,今日始償。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啊,終於去杭州拔草了,開心!


△民國之西湖

3月如期而至一切皆可靜待花開

這次旅行是純粹的“二人世界”,楊絳把女兒圓圓託付給妹妹楊必照看。而到了杭州,又有錢鍾書的學生周節之陪同照料,所以,這四天,大約和新婚蜜月,也沒什麼兩樣。

總感覺心境這個東西能夠跨越時代,從古至今總有人在生活異常艱難的情況下把日子過成詩。今天我們同樣,心中都有各自的不如意。但是春天還是如期而至了,三月依舊會楊柳飄絮繁花似錦,何不向陽而生把自己活成詩和遠方呢!放逐讓心去走出去,去看春暖花開!

本文作者小槃木,年紀一小把,上了16年的幼兒園。跟兒童打交道尚有點心得,對於家庭教育指導有些專業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