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奇红色特工之一:熊向晖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为打击共同的敌人,国民党和共产党曾有较长时间的合作历史。合作期间,双方均在对方大本营安排了自己人做情报工作。

然而无论是谍报人员的数量还是质量,共产党都远远超过国民党。这些隐藏在国民党队伍中的中共地下党成员,他们的情报工作足够精彩,甚至让人瞠目结舌,成为三年解放战争历史中无法回避的重头戏。


中国传奇红色特工之一:熊向晖

熊向晖

熊向晖1936年11月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共产党, 1937年12月,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到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服务”,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因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得胡宗南的信任,先后担任胡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最终成为胡的亲信。

1947年3月,国民党制定了攻打延安的作战计划,准备集14万大军,另调集上海、徐州飞机94架,打算一举攻陷延安。

这份作战计划属于绝密文件,当时只有胡宗南和几位高级将领知道。

根据熊向晖回忆,胡宗南给了他一个文件包,让熊根据包里文件的内容画一幅草图给他,并叮嘱熊锁好房门,不许任何人进来。

熊向晖打开文件包,看到两份绝密文件:蒋介石核准的进攻延安的方案;陕北共产党的军队兵力配置情况。

延安当时是中共中央的首府,各级组织相当复杂,社会机构,车辆辎重,大型电台,文件档案,男女老少,行动非常缓慢,隐蔽也极为困难,要在短时间内不露声色地转移,绝对是不可能的。最为致命的是,当时陕北我军正规军和地方部队加起来,一共不过4万多人。

国民党14万大军一旦扑来,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传奇红色特工之一:熊向晖

延安旧照

一时间,陕北上空彤云密布,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命运危在旦夕。

当务之急,被毛泽东誉为“一人可以顶几个师”的熊向晖出场了。他第一时间将相关情报送出,并及时传到中共中央、毛泽东手中。

在胡宗南部所有将要参战部队的军、师、旅长等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却早已经对国军进攻的时间、计划、部队编制、武器装备等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提前进行坚壁清野,有条不紊的进行疏散撤离,做好了战斗准备。

3月13日,胡宗南14万大军分左、右两路向延安扑来。因为情报相当准确,所以我军总能一次次从敌人眼皮底下逃走,还会时不时地给胡宗南部以沉重打击。

就这样,毛泽东、中共中央等一小队人马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和胡宗南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

后来的影视剧,对中共中央当年这场危机的宣传,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毛泽东的个人胆识。实际上,当年毛泽东敢于在敌我力量悬殊巨大、命悬一线的情况下与之周旋,靠的就是情报。

胡宗南部的作战指令、路线、细节都了如指掌,可以说是有惊无险,所以,毛泽东一队人马在躲猫猫的过程中,该走就走、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过得相当滋润,全当锻炼身体了。

早在撤离延安时,毛泽东已经预知了最终的结果,他甚至在窑洞里留给胡宗南一首打油诗:“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着实戏耍了胡宗南一回。

3月18日,也就是国军进攻延安一周后,中共中央的党政机关和群众基本上疏散完毕,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

3月19日,胡宗南大军进入延安。然而,他们得到的仅仅是一座空城,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之内。


中国传奇红色特工之一:熊向晖

蒋介石参观延安

之后,蒋介石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延安,并观看了毛泽东所居住的窑洞。当他看到洞内剥落的墙面剥落、坑洼不平的办公桌时,见过大世面的蒋委员长居然被震得目瞪口呆,跟从他一起观看的侍卫们,也是一个个“啧啧啧”地感叹不已!

只是蒋委员长不知道,更加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之后的几个月,中华大地的面貌将是天翻地覆。

应该说,胡宗南十分器重熊向晖。攻打延安后不久,1947年5月,胡宗南送熊向晖赴美留学深造。而后,国民政府情报部门证实了熊向晖是中共间谍。

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案件应该着力查办,但最后除了熊向晖在美留学公费中止外,并没有其他的追究。这不能不说是个谜。

熊向晖的女儿曾经问过父亲一个有趣的问题:“周恩来对你有知遇之恩,而胡宗南也对你不薄,你为什么对共产党始终忠诚不二,难道就没有想到一直追随胡宗南,平步青云吗?”

熊向晖说他始终没有动摇,一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二是胡宗南的人格魅力和周恩来相比,还是有太大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