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逛館③|矇眼大刀切金絲面,川菜博物館上演十八般武藝

五一逛館③|矇眼大刀切金絲面,川菜博物館上演十八般武藝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戴著口罩,也不能拒絕美食。五一小長假期間,川菜博物館裡每天都很熱鬧。不少市民帶著小朋友專程趕來,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親子的陪伴,還有好吃好玩的川菜美食等你動手去嘗試。

五一逛館③|矇眼大刀切金絲面,川菜博物館上演十八般武藝

參觀典藏館,瞭解川菜的起源與精髓;學習活字印刷,為戰疫英雄們印刷感謝信;學習製作洞子口涼粉、抗水餃的蘸料……5月5日,大假最後一天,川菜博物館裡人頭攢動。大家在這裡參觀坐擁3000多件文物的“典藏館”,學習川菜五味、經典川菜來歷。還能在醬油區篩黃豆,學習醬油的製作工藝。

川菜博物館行政總廚胡師告訴記者,遊客不僅在美食製作過程中體會勞動的樂趣,而且還能學習到烹飪知識。

五一逛館③|矇眼大刀切金絲面,川菜博物館上演十八般武藝

成都小吃是四川省漢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與其餚饌一樣膾炙人口。作為可以吃的博物館,這裡有擔擔麵、鍾水餃、龍抄手、賴湯圓等正宗四川小吃等著大家品嚐。市民在川菜博物館,除了大快朵頤,還要動手實踐。用傳統工具現磨豆漿,觀察豆漿變豆花的神奇過程,親自下廚做洞子口涼粉和玉米饃饃,還可以跟著川菜名廚學切細如髮的金絲面,逛一次博物館,廚藝直逼美食up主。

祭拜灶王為何要用糖果?莊嚴的祭拜儀式想必會給小朋友留下不一樣的記憶。小朋友來到川菜博物館,可以參與祭祖拜灶王的民俗活動,領“灶糖”,瞭解“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的民俗,也更能體會到“粒粒皆辛苦”。

五一逛館③|矇眼大刀切金絲面,川菜博物館上演十八般武藝

有趣的是,活動現場最大亮點是川博名廚為市民展示“矇眼大刀切金絲面”的刀工絕技。作為吉尼斯紀錄世界最細手工面,金絲面細可穿針、遇火可燃,讓現場市民看得目瞪口呆。大廚告訴記者,金絲面的秘訣是用雞蛋黃加入一點點鹽,加入麵粉和出來的,一點水都沒加。為了驗證麵條不摻水,她拿出打火機現場點燃了麵條,引得眾人嘖嘖稱奇。金絲面跟頭髮絲一樣細,可穿針,切時非常考究刀工,金絲面穿針的世界記錄是可以穿37根,而他們最多可以穿40多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