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G話劇首秀《斷金》《我們的師父》收官拜師王剛再獲收視第一

從三月底到六月初,每個週六晚上就像不變的約定,湖南衛視二季度紀實性文化品格傳承節目《我們的師父》成為了不少觀眾固定守候的心頭好。上週,《我們的師父》官宣了最後一位師父王剛,他的到來讓“師父”這個詞重新裹上了一層文化厚重感,為最後一站拜師之旅帶來不一樣的色彩。四合院、古董、具有北京特色的話劇《斷金》以及印刻在大眾心中的“和珅”和“皇阿瑪”,都烙有中國文化的印記。這一站,王剛收徒鑑寶,讓徒弟們挑戰話劇《斷金》,“皇阿瑪”張鐵林的到來,也讓這一站拜師增添意外和驚喜。當晚,據央視索福睿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們的師父》第十一期再度拿到全國網上星綜合組雙網第一,微博上,#王剛的四合院#直衝微博熱搜榜第二,引發網友熱議。此外#劉宇寧演技#也贏得了不少網友的討論,穩居微博話題榜前列。


GSG話劇首秀《斷金》《我們的師父》收官拜師王剛再獲收視第一


收官站師父很有講究王剛的四合院直登微博熱搜

“這個節目的選角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的人。”《三聯生活週刊》資深影視文化記者馬戎戎說道。王剛,不僅僅是膾炙人口的“和珅專業戶”,也是一個“收藏家”,而且經過長時間的收藏經驗,也鍛煉出了“鑑寶慧眼”。王剛本人透露,他在表演和收藏方面的造詣都不是專業出身,更多是因為興趣和好奇。在上一期《我們的師父》中,王剛師父就給徒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文物鑑賞課,對於古董傢俱放置、保養的講究,還有什麼樣才算好的藏品都進行了專業的解釋。其中王剛收藏的一幅齊白石真跡也引來了徒弟們的連連驚歎。

其實,王剛介紹這些“講究”的目的頗有深意,他想傳達的理念就是要年輕人明白“我是誰,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他曾在採訪中講道:“中國的現代化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程度了,那肯定年輕人浸染其中,他們會一切覺得很自然。但是我想通過這個環境、我的介紹,告訴大家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為什麼是中國人,我們就是從傳統文化當中。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而且如果跟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從我的經驗來講,這有引為自豪的,就是我們這些燦爛的傳統文化。”

當晚節目播出,也有不少網友評價道:“這個四合院一進去別有洞天,一下子就感受到北京深厚的文化深度。”“原來收藏,還有這麼多的講究,王剛真的是一位好老師,科普了好多。”“那副齊白石的畫,讓人真的很震驚!”


GSG話劇首秀《斷金》《我們的師父》收官拜師王剛再獲收視第一


“哥四個” 再聚團魂挑戰話劇《斷金》 砸碎偶像包袱實力表演獲贊

在昨晚的節目中,“GSG”挑戰了“鐵三角”的話劇《斷金》。《斷金》是一部極具北京特色的話劇,不僅北京土話很多,最難挑戰的是如何把在北京經歷血風血雨的人物刻畫出來,這的確成了“哥四個”最難挑戰的任務。在節目中,他們經過幾個小時的排練,最終呈現出來的這一場《斷金》選段,讓師父王剛著實的打了80分的高分。在魏青山說完最後一句臺詞的時候,“GSG”飛奔相擁在一起,那一瞬間“如釋負重”一般,所有經歷的、學習到的,都沒有白費。事後,王剛在採訪中也對“GSG”的表演做出了很中肯的評價:“這個話劇是很難完成的,我覺得這四個孩子真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而且有一點讓我非常感動。”“一般現在的粉絲不願意讓自己的愛豆扮醜、把壞,永遠都是那種光明的、纖塵不染的、乾乾淨淨的、漂漂亮亮的。但是作為演員來講,那就不成了。演員是什麼,演員是把自己砸碎了,然後重新去塑造另外一個人。在《斷金》裡面,尤其是大張偉,劉宇寧和董思成,都不是大家熟悉的形象了。因為人物的需要,他們的扮成另外一個樣子。這一點,我很佩服他們。”

不少網友也表示大張偉、李宇寧和董思成這樣能夠打破自己的形象,感到非常的佩服:“劉宇寧在戲裡說道:‘但是,我餓。’的時候,聲音都破了,演的非常像。”“大哥演的魏青山,那種‘小人得志’演得太爽快了!”“那兩撲戶,真的是很接地氣。”


GSG話劇首秀《斷金》《我們的師父》收官拜師王剛再獲收視第一


“皇阿瑪”來“攪局”拜師之旅 網友熱議王剛張鐵林互嗆

師父邀請好友助陣,在《我們的師父》中已是常見。蔡明、趙忠祥、葉喬波、“部落公主”哈琳,他們的出現給節目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王剛的好友張鐵林,剛來四合院,居然是來“攪局”。張鐵林一出場,就調侃大張偉是自己的“師父”。之後,還給徒弟們挖坑,讓他們“吐槽”起了自己的師父。不僅如此,王剛和張鐵林還真的在現場較起真來,王剛一直“埋汰”張鐵林“遲到的毛病”,張鐵林一時間說不過王剛,有點急眼:“再埋汰我,我得和你打一架。”“上啊。”王剛的反應也讓觀眾吃了一驚,“張鐵林老師真的是太有活力了。”也有不少網友評價道:“王剛和張鐵林吵架,看得真讓人捏一把汗。”“《我們的師父》也太真實了,想看他們兩的互嗆結果。但是希望不要真的打架。”

王剛曾回應記者關於“節目中形象”的問題,他回應:“我覺得可能會給大家帶來一個全新的形象。因為所謂公眾人物,他展現給公眾面前的一定是儘量完美的形象。然而,在《我們的師父》裡面,相對而言,恐怕不一定那麼完美,但是我覺得這種所謂不完美,恰恰是真實的,也是最可貴的。如果我是觀眾的話,也是最想了解的。我覺得這種不一樣是最可貴的。”更多精彩,下週六(6月15日)晚十點《我們的師父》,拜師之旅溫暖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