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在我們印象中,偉人的形象總是那麼高大上,在他們身上有無盡的光環。在這些光環的照耀下,他們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然而那只是歷史課本上的刻意美化,比如千古明君李世民,曾經逼父殺兄。然而在歷史課本上,玄武門事變只是輕輕一筆,重點歌頌的還是她那豐功偉績。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而李斯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第一個丞相,性格特點比李世民還要複雜得多,有人稱讚他是偉大的政治家、書法家,有人罵他是串改聖旨的無恥小人。 他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也許看過這個故事之後,我們自己心中就會有一個評價。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李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然而人窮志不短,李斯從小就知道自己追求什麼,自己要達到什麼。他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在他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的努力得到了一個小小的回報。當地(楚國上蔡縣)的縣官十分賞識李斯,讓他做了一個掌管糧倉的小官。雖然是國家的正式編制,但是這樣一個九品芝麻官,遠遠滿足不了李斯。他在猶豫到底要不要丟掉這個鐵飯碗,到混亂的時間去尋找更大的希望。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正在李斯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在打掃倉庫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小老鼠,在偷吃倉庫裡面的糧食。這個老鼠又小又髒,看上去十分瘦弱。等到李斯來了以後,幼小的它十分驚慌,到處亂串,最後竟然被嚇死了。在這個時候,李斯又發現了一隻更大的老鼠,這個老鼠又肥又大。關鍵是膽子十分的大,看見李斯一點也沒有驚慌,還是發著糧食吃個不停。就這樣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卻讓李斯有了極大的震撼,他想起了剛才被嚇死的那個小老鼠,又看到了現在這個吃的肥肥大大的大老鼠。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人生也一樣,我不能待在這個小地方,在這個混亂的大時代,不能害怕,不能恐懼。

於是李斯馬上向他的上司寫了辭職申請,他出去以後開始打聽,最終碰到了當時已經大名鼎鼎的荀子。荀子有個特別的規定:就是每個學生必須交五斗米作為學費,李斯雖然做過掌管倉庫的小官,但是他從來沒有往自己家拿過一粒糧食。他辭職以後幾個月都流浪在外邊,那一點微薄的俸祿也早就花光了。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這是正在李斯懊惱之際,他在荀子門下流連了好幾個月,這時來了一個錦衣打扮的貴公子。這個貴公子與李斯一見如故,聽了李斯的言語之後,便爽快的交了他們兩個的學費。李斯和這個貴公子一起拜入了荀子門下,因為李斯年紀稍長,所以這個貴公子就稱李斯為師兄。這個貴公子,便是後來的韓非。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在荀子門下幾年之後,擅長交際與人相處的李斯,便很快得到了老師的真傳。在李斯出山之時,群主問他,你出去之後想幹什麼?李答道:天下紛紛亂亂幾百年,終歸還是要統一的。學生出去就是要用老師的王道霸道思想幫助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實現宏圖霸業。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李斯出山以後便尋找他可以報效的國家,已夠施展自己的大才。最終他瞄住了秦國,他先投身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一個外交官。因為李斯性格外向,善於言辭。在丞相府中,深得呂不韋信任。便把他推薦給了秦王嬴政,讓他做秦王嬴政的老師。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年幼的秦王嬴政深深的被李斯的王道霸道思想所吸引,他知道秦國經過這幾代祖先的努力,已經能夠實踐李斯的思想。而自己當然也要接過祖先的霸業,並將它弘揚光大。兩人一拍即合,在呂不韋倒臺以後,李斯雖然在秦王嬴政的逐客令中,險些被逐出秦國國境。但是這個大才子以遒勁的書法和流暢的文字寫出的《諫逐客書》,沒有讓他身處懸崖的邊兒,反而升上了高高的天空。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正當李斯深受秦王嬴政器重的時候,他同門的那位師弟,也就是幫他交學費的那位貴公子,突然來到了秦國。這位師弟比李斯的才能大多了,秦王嬴政一看到韓非寫的書,便激動得大喊大叫,連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一直把一大卷書從頭到尾讀完才休息。看到秦王對自己的師弟如此器重,自己和師弟學的是一樣的,自己會的師弟都會,自己不會的,師弟也會。一山不容二虎,李斯絕對不能眼看著自己到手的功勞,讓別人給搶去。於是他就設計將韓非下獄,可憐口吃的韓飛不會辯解,最終死在監獄裡。作為荀子的得意門生,韓非子的同門師兄,卻為爭寵使出這樣的手段,李斯算得上是心狠手辣!

在李斯主持秦國國政之後,他幫助秦始皇發揚商鞅新法,為秦王嬴政這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添上了翅膀。秦朝統一以後,李斯拆出了秦王嬴政的心思,上書建議秦王嬴政稱皇帝,並且實行郡縣制。可以說李斯的建議是高瞻遠矚的,他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本版圖與制度體系在這一點上,他無愧於偉人之稱。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然而人這一生都避免不了走下坡路,說實話,有的時候做人真的不能太貪心。本來李斯從一個窮人到一個大帝國的丞相,足以讓他光耀史冊。然而人得到的越多,他就越怕失去。話說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向來不喜歡李斯這樣的王道霸道之術。這個善良長公子,推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李斯就怕長公子扶蘇繼位以後,自己的丞相之位肯定不會保住,甚至連自己的腦袋都不一定能保住。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為了阻止這個狀況的發生,李斯就和秦國王公的大太監總管趙高設了一條奸計,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長公子扶蘇看到這份假的聖旨以後,竟然異想天開的要找李斯辯解。此時的李斯不知道是被趙高所迷惑,還是被自己的利慾燻昏了心,根本不理睬長公子扶蘇。只對扶蘇說了一句:長公子還說相信什麼儒家思想,儒家不在於提倡孝道嗎?現在你的父親讓你自殺,你卻百般的找理由不想自殺,這有什麼面目來面對你的父親,還有天下的臣民。可惜意氣用事的扶蘇,竟然中了李斯的一個激將法自殺了。

千古功臣,還是卑鄙小人,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