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認知下的不同“方法論”,你掌握的是“知識”還是“智慧”?

五一期間,從十八線城市出發,坐車來到省會中心,最繁榮的地帶,看到人來人往,那麼多人,或是為“愛”而活,或是為“生存”而活,或是為“活著”而活。

心中不禁感慨,人這一生到底為了什麼而“活”,為了自己的“利益”嗎?放眼看去,那麼多人在辛勤地忙碌著,為“生存”奔波勞累,都在為“錢”奮鬥著。“錢”卻讓人迷失,讓人彷徨。

不同認知下的不同“方法論”,你掌握的是“知識”還是“智慧”?

“錢”是什麼呢?它是一種治療苦難的良藥,有了它,很多人不會低三下四的委曲求全,不會被病痛折磨無法醫治,不會被物質阻斷美好“感情”。錢對人們而言太重要了,或者說“物質”對人們而言太重要了,重要到人們為了這些物質“不擇手段”甚至出賣自己的“靈魂”,把“人性”中的“卑劣”展現的“淋漓盡致”。

為了生活努力學習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屬於自身的價值,這本沒有錯,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個人主義充斥於人們生活中,於是對“錢”和“物質”的定義變了,開始積累“資本”,開始玩轉“套路”,擺上一道道複雜的“棋局”,讓那些不明事理的人進去“局中”,收割他們的價值,一是精神上的,二是物質上的。

不同認知下的不同“方法論”,你掌握的是“知識”還是“智慧”?

如此活著,享受著物質上的歡愉。交通便利,通訊快捷,信息傳播迅速各種優異的條件是這個時代的優勢又是這個時代的不幸。

我們為了“物質”學習了很多“知識”,而這些“知識”擁有非常大的“侷限性”,在某個領域裡或許能產生一些價值,但長時間發展下去如同一潭不流通的“湖水”,成為“死水”,沒有“創新”。

近代一直採用西方的“方法論”,用西方哲學中的“認知論”來改造這個世界。從如今城市的發展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一線城市的發展,從經濟、文化、科技等等方面都很好地體現出了“西方知識”。

但世界的未來應該在東方,在東方古代的傳統文化裡,那是“中國智慧”。

不同認知下的不同“方法論”,你掌握的是“知識”還是“智慧”?

對於“錢”無論哪個時代其意義都非常重大,合理分配“資源”從而讓人民過上快樂且幸福的日子,這是古今中外智慧者的“共識”。但如今這個時代充斥了大量的“資本”,資本的堆積代表著“財富”分配不均勻問題,導致階級固化問題,進而也導致了“知識”上不斷索取,智慧上停止不起的“尷尬”局面。

西方世界的方法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發揮著相當不錯的作用,但未來的世界想要更進一步不得不採用東方獨有的“智慧”,而中國傳統文化便是東方世界的“代表”。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家所闡述的“道理”能夠幫助人們處理今天世界各地發生的各種難題。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圍繞“道”去運轉,圍繞這個永恆不變的“規律”去進行,而所有問題的源頭都在“道”的範疇裡,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不同認知下的不同“方法論”,你掌握的是“知識”還是“智慧”?

“道”是合理性,學習需要合理性,生活需要合理性,掌握知識需要合理性,人處一世想要活個明白就得活出“合理”。

比方“賺錢”這事兒,只要所用方法“恰當”,符合市場變化規律,那麼“賺錢”這件事就不難並且人人都能獲得屬於自己的那份“果實”。但如今難在“知識”不是“智慧”不是“合理”不是“道”,是“個人主義”流行、氾濫,最終導致“浮躁”。

無論哪個時候,我們都該思考,用怎樣的方法去審視這個世界,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論”和“認知觀”,建立屬於自己的“思想體系”,這樣“知識”可以昇華為“智慧”,如此生活“意義”就出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