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彷彿給生活按下了暫停鍵,截止到現在國內疫情雖然控制了,但國外疫情異軍突起,學校開學時間還延期當中,
居家在線學習成為這個超長寒假的常態,在線教學或許也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的親自衝突如何緩解。康老師課堂今天來聊一聊:
對於平時靠老師提醒、靠課堂氣氛才能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來說,一下子被拋入靠自覺性的在家學習當中,困難多多。即使那些時間管理能力強、能自我約束不玩手機不玩遊戲的學生,對這種學習形式也可能會感到不適應。
此時,研究一下美國不少家庭採用的以家庭為教學空間的“在家上學”方式,看看那些“別人家的孩子”是怎樣在家上學的,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
消除假期綜合症,把生活節奏調整到上學模式。
當務之急是抓緊時間把家庭作息時間調到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態,家長自己先作調整,晚上10點左右,堅決果斷地洗漱後準備入睡。次日早晨,按照平時上班的節奏起床,以準備上班的心理狀態,準備好早餐,把孩子叫起來吃早餐,以此給孩子一個積極的影響和暗示:生活該走出假期,走上工作與學習的軌道了。對於馬上見到曙光的人們,要提前適應光感。
在家裡佈置出一個“教室感覺”的空間,營造學習的物理氛圍。
幫助孩子走出散漫,進入學習感覺的第二個辦法,就是設法把家裡的一個空間佈置出一點教室的味道,增加一些學習的儀式感。比如可以製作一些語文、數學、英語的掛牌,上什麼課就掛出來,幫助孩子進入學習功課的狀態,把孩子引導到學習功課的氛圍中,電腦、平板等電子教學用品最好只放在這個學習空間。
每日時間表、每週課程表,一個都不能少。
沒有時間表,大人都容易懈怠。制定時間表的原則,是把孩子的責任與義務具體化,讓孩子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但使用時間表切忌完美主義,免得不幾天就會因為不能完全執行到位而失去信心,乾脆放棄了事。一開始可以把目標定得低一點,最好以半個小時為單位,既對孩子有一定的約束性,又有助於保持節奏明快、適度緊張的精神狀態。而每週課程表最好打印出來,貼在孩子的“教室”空間裡。
有了每日時間表、每週課程表,孩子在家有事可幹、每週跟著學習進度走,會過得充實、有意義。白天把該做的事情做了,該學的功課完成了,晚上一家人休息交流玩耍,親子時光就顯得格外甜蜜。
手機使用要全家約法三章,大人孩子一起執行。
如果孩子在玩手機上無節制,上面的這些理念和辦法都會付之東流。和手機適度隔離有三個原則:學習時間手機要放在離孩子10米以外的固定位置,電腦網頁要有白名單制度,白名單以外的鏈接要在休息娛樂時間才打開;下課時間作業優先,不完成作業,不接觸手機;瀏覽手機看疫情的次數要有約定,比如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每次都不超過10分鐘。這一條對全家所有人都有約束力。
一邊學好功課,一邊學做家務。
比如小學階段的孩子要每天鋪床,洗漱後清理洗手池檯面,保持個人工作空間整潔,完成作業和家務,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物;中學階段的孩子做所有的家務不需提醒,鋪床,保持個人衛生和浴室清潔,對自己的物品負責,保持自己的房間整潔,完成作業不需提醒……將一天的時間分成三段,配合家務的需要,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律習慣。
近代工業革命之前,各國基本上都是家庭為主辦教育,所以孩子在家學習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新鮮事,家長不必太焦慮。有教育系統提供教材和網絡課程,有學校老師及時跟進指導,有互聯網教育奉送網課“加餐”,家長若能盡到自己的責任,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主學習,鼓勵孩子安排好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這段特殊時光或可化危為機,成為孩子自我成長的寶貴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