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1953年停辦,為華中,華東地區所做的犧牲,你怎麼看?現在怎樣?

浮生7574206091452


民國時期,桂系新軍閥李宗仁治下的廣西大力發展教育,設立廣西大學並邀請當時有“北蔡南馬”之稱的馬君武先生擔任第一任校長。在馬君武先生的號召和帶領下,廣西大學聘用一批當時具備實力和影響力的名家大師任教,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建設齊全,學生人數達到千人以上,在當時的全國高校中排名前列。

1953年,為了整合全國高校教育資源,廣西大學被停辦,教學儀器和師資力量被拆分到華中華南部分高校,廣西大學為了新中國的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我寫的一篇文章《震撼!廣西大學歷史上有多牛?新中國高等教育有它的重大貢獻!》,對廣西大學拆分後支援的高校進行了統計,這些高校有華南師範大學(211高校),南昌大學(211高校),武漢大學(211,985高校) , 中山大學 (211,985高校),廣西師範大學(廣西重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11高校),中南大學(211,985高校),華中師範大學(211,985高校),湖南大學(211,985高校),華南理工大學(211,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211,985高校),華南農業大學(國家重點),華中農業大學(211,985高校),江西農業大學(國家重點),湖南農業大學(湖南重點),河南農業大學(河南重點)等等。

廣西大學後來在廣西省長韋國清上將提議,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下恢復重辦,1996年廣西大學成為了國家211高校,學校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

廣西大學綜合實力目前在廣西高校中排名首位,在華南地區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廣西大學的校友遍佈全世界,桃李滿天下。



廣西新視野


1953年開始,廣西大學停辦,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國內教育體系重建,教育中心肯定不會放在西南地區,它圍繞經濟和政治中心而發展,為了振興中原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只能犧牲廣西大學,將其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調整到華中、華南、華東地區。

二,教育的發展要有經濟實力的支撐,新中國之初,還無力發展廣西等西南地區,將教育中心調整使之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相促進。

網上還有一個事情不能肯定是不是間接原因,那就是在民國時代,左右中國政壇的是浙江的蔣介石和廣西省的新桂系集團,所以廣西被邊緣化,秋後算賬了


一格局決定高度


不被分解,廣西的教育不會落後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