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詩聖”杜甫何以榮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稱號?著名史學家洪業身處日寇囹圄,欲以杜甫詩晨禱夕誦;自述平生以杜詩慰其大悲大喜。後寓居大洋彼岸,用英文寫就《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Tu Fu :China 's Greatest Poet ),這部由哈佛大學出版社於1952年出版的杜甫傳記,迄今為止仍是海外漢學領域有關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著述。洪業的傳記書寫寄寓個人感情,全書譯引杜詩達374首,融合史事,逐一析釋,考實詩人生平蹤跡。譯者曾祥波專研杜詩,研譯相得,譯筆生動流暢。中譯本初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11年推出,並於2014年收入《海外漢學叢書》。此次出版除訂正疏誤外,全面優化版式;書後附原書索引、洪業自述杜甫相關文章二篇;另選錄洪業英譯杜甫巔峰之作七律《秋興八首》,中英對照,可資賞鑑。謹此紀念詩人杜甫逝世1250週年暨洪業先生逝世40週年。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 By William Hung

洪業 著 曾祥波 譯

國際32開 精裝

978-7-5325-9594-5

78.00元

作者簡介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洪業,1949年於美國(照片由陳毓賢女士提供)

洪業(1893—1980),號煨蓮(William )。福建侯官人。現代著名史學家、教育家。先後就讀於衛斯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協和神學院,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神學學士等學位。1923年回國,被聘為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任大學文理科科長,先後兼任歷史系主任、大學圖書館館長、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導師等。創辦《燕京學報》,並以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主任總纂哈佛—燕京學社《引得》64種。1946年春赴美講學, 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學東亞系研究員。1980年在美國去世。其學術名篇有《考利瑪竇之世界地圖》《禮記引得序》《春秋經傳引得序》《杜詩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禮記引得序》於1937年獲法國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蓮)獎金。主要著述見《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 1981年)、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 1952年)。

譯者簡介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譯者曾祥波

曾祥波,四川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博士。曾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系作訪問學者。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著有《杜詩考釋》《宋詩史釋》等。

創作及出版因緣始末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版本書影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本版目錄

(向下滑動預覽 )

自 敘

引 論 “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

第一章 “記一不識十”

公元712-735年(長安—吳越)

杜甫詩[1]

第二章 “快意八九年”

公元736-745年(長安—兗州—偃師—洛陽—陳留—兗州)

杜甫詩[2]-[13]

第三章 “騎驢三四載”

公元745-749年(長安)

杜甫詩[14]-[25]

第四章 “陵厲不飛翻”

公元749-752年(長安)

杜甫詩[26]-[43]

第五章 “故山歸興盡”

公元752-755年(長安)

杜甫詩[44]-[59]

第六章 “東胡反未已”

公元756-757年(奉先—長安—鳳翔—三川羌村)

杜甫詩[60]-[89]

第七章 “萬國兵前草木風”

公元757-758年(長安—華州—洛陽—華州)

杜甫詩[90]-[115]

第八章 “一歲四行役”

公元759年(秦州—成州同谷—劍州—漢州)

杜甫詩[116]-[160]

第九章 “此生那老蜀?”

公元760-762年(成都)

杜甫詩[161]-[222]

第十章 “何地置老夫?”

公元762-766年(梓州—綿州—漢州—梓州—閬州—梓州—成都—戎州—忠州—夔州雲安)

杜甫詩[223]-[267]

第十一章 “夔子之國杜陵翁”

公元766-768年(夔州)

杜甫詩[268]-[337]

第十二章 “孤舟增鬱郁”

公元768-770年(夔州—江陵—江陵公安—嶽州—潭州—衡州—耒陽—潭州)

杜甫詩[338]-[374]

結 語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索 引

附 錄

一 註疏卷自敘

二 我怎樣寫杜甫(洪業)

三 再說杜甫(洪業)

四 洪業英譯杜甫詩選(《秋興八首》中英對照)

洪業及其《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代譯後記)

初版補記

再版說明

第三版後記

編輯推薦

● 新增據英文原版製成的“杜甫行跡圖示”,概觀詩人一生活動範圍。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書前環襯頁“杜甫行跡圖示”

● 2020年BBC同名專題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重要參考杜甫作品。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譯者曾祥波在BBC同名紀錄片中與主持人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談及杜甫和洪業

● 中文譯本獲梁文道“開卷八分鐘”節目重點推介。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中譯本推出之初獲梁文道“開卷八分鐘”特別推介

● 內外全新設計。 書心升級至70克環保用紙。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原書輯封各章題名所引杜甫詩句特請書家手書,

並附杜甫行跡路線

● 洪業全書引杜詩達374首,各詩編號在英文原書及中譯本舊版中均為羅馬數字,對於中文讀者來說稍顯陌生。比如下面2個羅馬數字,大家可試試能否迅速說出對應的阿拉伯數字。現在這些羅馬數字已全部改為大家熟悉的阿拉伯數字。

1 CCCLXVII 《江南逢李龜年》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367

2 CCCVI《絕句》(遲日江山麗)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306

● 選錄洪業英譯杜甫巔峰之作《秋興八首》,中英對照。

秋興八首 AUTUMN THOUGHTS (EIGHT POEMS)(選三)

原作:杜甫

英譯:洪業

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While the crystals of dew are chiseling the forest of maples, A somber atmosphere has developed within the Wu Gorge through the Wu Mountains.

The waves of the river swell with the mirrored sky; The storm clouds over the Pass descend upon the darkening ground.

The sight of chrysanthemums again loosens the tears of past memories; To a lonely detained boat I vainly attach my hope of going home.

Everywhere people are busy preparing their winter clothing; How heavily they pound the laundry mallets in White Emperor City at sunset!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鬥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After the setting sun has left the solitary City of K'uei-chou, I turn toward the Dipper and gaz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apital.

True to the old song, my tears drop as the gibbons cry; Contrary to the legend, the midautumn Heavenly River is not navigable for a returning voyager.

Incense-burners in the painted halls of the Executive Division can hardly be seen from the sick bed; Only the weird sound of bugles can be heard from behind the white-washed parapets of the city towers.

Behold! The moon that lit the ivy-clad, rocky cliff is now shining on the reed poppi on the beach!

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The early morning sun is soft upon the hilly city of a thousand homes; I sit each day in the purplish reflection on the veranda high above the river.

The fishermen who have been out all night are slowly returning; The swallows that should have gone in the autumn are still leisurely flying.

My official career as a Reminder was cut short because of my remonstrance with the Throne. The duties of a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were hardly to my taste.

Most of my students are now in prominence; I can imagine their fine raiment and fast horses in the neighborhood of Ch'ang-an.

書摘

自敘

吾何以興念而撰為此書也?予年方十三,家父即授以楊倫《杜詩鏡銓》,語予雲,杜子美志意宏遠,心性桀倔,且多諧趣;囑予曰:“其人也,天假其時,則顯;運命未濟,亦不衰。”既長,因予所學,遂以《聖經》為絕世之書。而僅次於聖《詩》者,即為杜詩,每能慰予之大悲大喜。四十年來,涵泳其間,其親近感激之心,沛然而與日增焉。

壬午歲(1942),予縲紲於日寇之囹圄,欲閱《聖經》而不可得,遂索杜詩一部——囊昔文文山(1236—1282)於元人獄中慨然引領而待死,集杜句成詩二百章。予臆可以效法焉——亦不獲允。其時於晨昏禱思之中,已默定他日脫身後必所當為之事若干,潛研杜詩即其一也。

丁亥至戊子歲(1947—1948),予再赴哈佛大學教席,授以杜甫行實。諸生喜焉,促予筆削以成編。戊子歲二月,又宣之於耶魯大學伍德沃(Woodward)講席。聽者亦促予以英文撰為一書。今其書告成,吾之微願,在增西人於詩聖之新知,藉此而於吾國吾民具同情之瞭解。

此書之成,燕京大學、哈佛大學及哈佛燕京學社與有助焉。學社社長葉理綏(Serge Elisseeff)教授使予得以潛研教習杜詩,尤致謝忱。此書刊印之資,學社一以承之。平日所過從之同儕友于,惠予良多,魏魯男(James Roland Ware)教授、柯立夫(Francis Woodman Cleaves)教授以所藏罕見之本見示;學社和漢圖書館館長裘開明(Alfred Kaiming Chiu)博士為予瀏覽群籍開方便之門;哈佛圖書館主事館際互借之雷諾茲(Alice Reynolds)女史助予求籍於劍橋;燕京大學圖書館館長陳鴻舜君則每以此地不可得之文獻資料見惠,此皆予所銘感在心者。

此書之成,距今已二載餘。其遲遲未能刊印者,皆因予下筆之際,未能釐清此書之撰,為漢學專門學者歟?為一般讀者歟?葉理綏教授揆是而建言,析是書為二卷,一載正文,一載註疏。哈佛大學出版社社長威爾遜(Thomas Jaes Wilson)博士、校理都布森(EleanorR. Dobson)女史,遣達夫(Chase J. Duffy)女史助予以成此事。是書之文章體制,多得其議諫,予於英諺習語時有扞格,達夫女史亦復一一正之,尤所感念。

吾撰是書,家中百事不問,而吾妻一力擔之。是書之題獻,固其宜也!吾所欲言者,杜子美已先我得之,曰:

家貧仰母慈。

洪煨蓮

辛卯歲(1951)九月

劍橋,馬薩諸塞

洪業著經典杜甫傳記《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推出修訂精裝版

BBC同名紀錄片中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

朗誦杜詩

詩人的生活通常由三個“W”組成

在杜甫的所有作品中,這一首(《即事》)是專門寫給舞女的。我將其選入是為了表現杜甫生活的另一個方面。據說詩人的生活通常由三個“W”組成:酒(Wine),女人(Women)和文字(Words)。其他詩人可能如此,但杜甫不是。杜甫的三個“W”是:憂慮(Worry),酒(Wine)和文字(Words)。儘管他對美有著深切的欣賞,也包括美麗的女子,但從來沒有證據表明他和女性的關係超過了社會所規定的界限。儘管杜甫多次在詩中感情深摯地提到他的妻子,但他從未為她寫過一首情詩。他為人一貫實誠可敬,無論在個人生活還是在公共生活中都是如此。

(第十章“何地置老夫”,P226-227)

洪業眼中杜甫的形象

不過,這些關於杜甫棺槨安息之所的爭論完全可以理解,在遼闊的大地上,沿著杜甫曾經走過的漫長旅程,無數地方都競相建起了祠堂,以懷念這位不幸的旅居者,因為他是這個國度最偉大的詩人。事實上,杜甫談到李白的一句詩甚至更適合他自己: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我不敢輕言自己完全懂得了作為詩人的杜甫。我相信我對於作為個人的杜甫已經有了相當準確的瞭解。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長,是忠誠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職的官員,是心繫家邦的國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對文學和歷史有著深入的研習,得以理解人類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領會政治的正大光明與骯髒齷齪。他所觀察到的八世紀大唐帝國的某些情形仍然存在於現代中國;而且,也存在於其他的國度。

(結語“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P316)

杜甫何以為“詩聖”

這篇文,寫得長了,當急圖收束。就借這情義兩字,拐個彎,說杜甫何以稱詩聖。元稹微之論詩歌技術,遂謂杜甫超絕前匠。後人往往覺得元稹說得好,而不夠好。金末元好問遺山挖苦他說:“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可惜元好問也沒說出可比連城璧者究竟是什麼?南宋楊萬里誠齋曾說少陵是詩之聖;後來文人很多都指杜甫為詩聖。但這詩聖兩字,也未曾有清楚的說明。我很佩服四十年前梁啟超任公先生的一篇演講:《情聖杜甫》。在我心中這篇啟發了一套思想:所謂詩聖應指一個至人有至文以發表其至情。真有至情的才算是聖人。真能表露至情的才算是至文。可見重點是在至情。至情是什麼?一往情深而不愆於義才算是至情。情義洽合無間就是至情,也是至義。情中的要素是為他”.義中的要素是“克己”。……

至於他對朋友的至情,前人詳說者已多了。我不必在這裡再提。我可以總結著來說:杜甫之於家庭親戚,國家百姓,朋友交遊,處處都是清潔純正的情。此外,上至皇天,下至雞蟲,旁及樹木花草,他也常有感荷,憐憫、歎賞之情,不能自已。“易識浮生理,難教一物違。”老來多涕淚,情在強詩篇。”有時他也自覺他的措施未當,因而自悔、自責,絕不自恕。因而他一任率真,不自掩蓋塗飾;所以我看他,無論老病人扶,無論一醉如泥,也都嫵媚。至於他的詩篇,其最佳之處,不在措辭之壯美,鋪排之工整,而在於他至情之表露:溫柔敦厚,旭日春風。非詩聖而何?

(附錄二洪業撰《我怎樣寫杜甫》 ,P369-370)

好勝之熱為著作之害 / 洪業評《杜臆增校》

我近日思之:人自聰明,何以偶然考證之疏忽如彼?又何以偶然結論之紕繆如此?殆好勝之心能塞蔽聰明,亦如古人所謂利令智昏耳。我往年著作輒未免錯誤,殆亦坐此病。著作非同打球、賽跑好勝無害。求真之真,成美之美,若被好勝之熱所燻灼至於枯萎,則為著作之大害,不如無作。前年在香港出版之《杜臆增校》是其一例。

……後賢之遽罵前修,殆不可為法。而智者千慮,或亦不止一失歟?

(附錄三洪業撰《再說杜甫》,P384,386)

文末優惠購書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 By William Hung)

洪業 著 曾祥波 譯

國際32開 精裝

978-7-5325-9594-5

78.00元


京東

噹噹網

又是一年暑假閱讀季,誠意推薦我社"中國古代名著全本譯註叢書",這套國學經典叢書,名家譯註,用詞精準,文字曉暢。掃左邊菊花碼即可進入專題,噹噹現有每滿100減50的活動,真香哦~

上海古籍出版社

傳播千年文明 奉獻傳世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