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三國中有哪些即重要,又存在度比較低的人?

燕園紅袖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推送動歷史進程的,不單單是那些大人物 還有一些,也許是名不見經傳,亦或是淡泊名利,也有可能是被史官厭惡的,不過,總會有那麼一些人 看起來好像沒什麼關係,但其實,確實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毒士賈詡

我們先來說說題主提到的賈詡,賈詡出場的時間很早,最先是屬於涼州官吏,服侍董卓,說他重要,是因為賈詡的計策,間接導致了東漢的沒落與滅亡。

公元192年,董卓被呂布刺殺,長安大亂,同時,還有董卓舊部李榷、郭汜,本來大家是想著趕緊跑回大本營,賈詡的毒便漸漸發威了,如果跟著李催回涼州,王允組織義軍討伐怎麼辦?於是乎,賈詡便建議李催等人殺回長安,斷絕王允的反撲,以求自保。賈詡的計策很全面,如他所料,李李榷、郭汜殺進長安,燒殺擄掠,還殺掉了王允,完全毀掉了長安的治安。並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呂布出逃、獻帝失蹤。

呂布出逃:呂布被李郭擊敗,倉皇出逃,之後引發了偷襲兗州、搶奪荊州等大事件,間接影響了劉備和曹操的事業發展。

獻帝失蹤:獻帝失蹤 ,引發荀彧提出

迎天子以令不臣的口號,使得曹操握住了獻帝這個活寶箱 間接導致了東漢政權的架空。

所以說,賈詡很重要,沒有他,可能三國的格局就不會產生了,是賈詡的自保毒計,毀壞了東漢的最後一點體面。說他存在度低,確實,雖為魏晉名臣之首,但是在大家心裡第一個想到的謀士一定是司馬懿郭嘉之流,賈詡還挺冤枉的。

二.鳳雛龐統

龐統的名氣是大,但是存在感實在是不敢恭維。號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怎奈出場幾年就被亂箭射死。龐統一生就有兩次獻計,一次是赤壁之戰的連環計,確實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非常重要的計策,使得曹操大敗,三分天下局勢形成。第二次獻計也就是劉備入蜀後的上中下三計,但是不久後便身死落鳳坡。而這也是蜀漢的一個大節點,如果龐統不是死在這時候,諸葛亮就不會離開荊州,這樣荊州就不會失,二爺不死,夷陵之戰就打不起來,如此這樣,三國的格局又會大變,蜀漢兩州並進,必定讓曹操頷首低眉,或許還能實現匡扶漢室的大夢想。

也因此我把龐統算在內,存在感真的不高,但是又發揮了很大的蝴蝶效應,兩次改變了鼎立的戰力分配。

三.三大護衛

三國鼎立局面的根本,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的存在,戰亂年代,是很容易死人的,君主的護衛就非常重要了,護衛一般武藝高強,但是軍事能力就未必非常優秀了,但是,如果沒有他們,主公就不能安穩的掌控局勢了,所以 他們非常重要,又非常沒有存在感。

曹操的惡來、虎痴:曹操的護衛有兩個,惡來典韋在曹操前期,主要在宛城以死保衛曹操逃亡。虎痴許褚在征討馬超時,拼死護住曹操,防止馬超突襲,兩次都是生死存亡,沒有這兩個護衛,曹操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劉備的陳到、趙雲:劉備的護衛其實也有兩個,不過在演義裡,陳到和趙雲合成了一個人,陳到其實相當忠勇,乃劉備親軍“白毦軍”統帥,一直跟隨劉備身邊領軍,白毦軍是劉備的一支特種兵,也許以見劉備對他的信任,立下過赫赫戰功,只是演義不曾提及,知名度不行。

孫權的周泰:周泰是一直跟隨孫權的,自打孫策時代就是,周泰和蔣欽都是揚子江水賊出身,武藝高強,更擅長水站,於儒須之戰和合肥之戰,都護衛孫權周全,因多次血戰,身上有十多處刀疤,曾因出身被江東士族子弟質疑,但被孫權一一指出刀疤位置使眾人歎服。

東吳周泰不減魏之、蜀之也。壯哉丈夫!可用可用!不獨救權,且再救徐盛,益不可及矣!而仲謀報之,亦可謂一知己矣

我列舉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一個國家往往都是一磚一瓦疊起來的,很多人物默默付出,只是史書記載有限,我們不知道罷了,但是他們的重要性是絕對不可否定的。

我是 ,你們的看法呢?


峴批三國


在三國時這樣的人不少,如曹魏的樂進,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和呂布混戰也不弱少許,最後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東吳的朱然,就是他協助馬忠抓住了關羽,在夷陵戰役中戰勝了劉備,之後接替了呂蒙的位置。

還有高覽、高順、郝昭、陳到等等,這些人不止戰力不俗,統兵能力也是不可小覷。

三國時,這樣的人很多,不是幾句話能說的清楚的。

有時間再一起交流 。


瀋陽有青山


徐庶,為了盡孝,投本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