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農村視覺貧困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筆耕三農


建設美麗,富裕的新農村是黨中央提出振興農村的新目標,新任務。

來到農村,腦海思諸萬千,想起農業社時期,農民衣服破舊,肚子也不一定吃得很飽。記得那年我十歲左右,

有一個水保大會戰的場面,至今歷歷在目,記得已經很冷了,工地上有四,五個人在敲鑼打鼓,一組人跟另一組人搞比賽,大家都精膀孑,喊著口號,拉著架子車,裝上土,象瘋了一樣跑,當時我們幾個小孩看熱鬧,不知內情,現在回想,那時人們雖穿著破舊,但幹勁沖天,令人感動。學生放學,排著長隊,歌聲潦亮,雖然貧困,處處生機昂然。

進人80年代,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糧食豐收,三轉一響在農村悄然興起,農民臉上充滿了笑容,萬元戶不不斷湧出,這時農村依然貧困,人居環境還沒有改善,住的還是窯洞。

  • 進入90年代,人們建起了新房,用木料,全磚到頂就是好房標準,電視機已進入農民家庭。年輕人外出打工逐漸多了起來。農民住宿有了改善,摩托車進人個別家庭。但農村整體面貌還是貧困,
  • 進人二十世紀,新農村建設如火朝天,摩托車己經普及,汽車進人農民家庭,家家戶戶蓋起了平房,鄉村道路開始硬化,路燈也亮了。農村面貌初步有了改善。
  • 城鎮化步發日益加快,有條件,願意進城落戶的農民日浙增多,在縣城買房,是當下農民首選。
  • 隨著時代變遷,農村貧困戶在-步一步消失。現在有些地方刷白牆,牆刷白了,給人嶄新明亮感覺,看起來好象富袷了,也不貧困了,這都是虛假,面子工作。
  • 現在農村比過去,就好多了,如果還覺得看起貧困,要消除,就要走城鎮化路子,讓有能力,願意進城農民進城生活,不願進城農民集中起來,建設現代化十傳統十時尚新農村。徹底消除農村視覺上貧困面貌。

手機用戶天天奮鬥


筆者常年下鄉入戶,現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疏理如下:

一是開展農村“三項革命”。主要開展“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村容村貌革命”。集中整治村莊“三堆四亂”,旱廁改水廁,廁所進院落,村莊面貌提升等。

二是基礎設施完善。主要開展渠、路、林、水、電、網改造、完善、提升。硬化村內和莊間道路,維修、改造莊內和繞莊水渠為低壓管道和水泥“U”型輸水渠,村內路旁植樹綠化,房前屋後栽花美化,村莊設置路燈亮化,打通絡盲區通話。

三是社會服務功能完善。主要為學校、醫院、商店、文化、體育等科學佈局、結構調整優化、功能補強提升,實現就近入學、就近看病、就近購物、就近娛樂、就近鍛鍊,也就是“四化六有”建設。

四是開展移風移俗行動。主要為專項整治高價婚禮、封建迷信、喪葬陋習和攀比、奢恥、浪費等不良風氣,提倡平價婚禮、集中喪葬、土葬改火葬和節儉設晏、尊老愛幼等文明風氣。

五是開展拆臨拆危整治。對阻塞道路、影響通行、影響美觀的臨時性土圍子、未批先建的房屋等設施進行強制拆除,恢復原貌;對長期無人居住、多年失修的閒院、閒舍、危房進行補償性拆除,實現宅基地功能轉化,重新成為耕地。

六是開展人畜分離行動。將修建在村莊裡、村莊邊、院前、院後、院內的養殖棚、圈、舍統一移至集中養殖區,實居住和養殖分離。

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農村的面貌依舊,我們好多人來自農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應該身有體會,不久的將來,我們相信在國家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下,農村會舊貌換新顏,展現出無限的魅力和活力!


筆耕三農


農村農民都因土地違建寸土不讓,基層工作不良村民萬事都不昌。國富民強繁榮昌盛樹新風,華夏兒女情長神州大地換新下苦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