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學習營養學並瘦了30斤後,每次逛超市必須先看成分表!比如最簡單的糖,我們減肥如果能完美戒糖就成功一半了,可往往是零食麵包這些隱形的添加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果葡糖漿(你最愛的糕點餅乾、麵包、冰淇淋……)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讓你欲罷不能的吃吃吃!!! 以及所謂的低糖無糖都是擦邊球,比如減肥常吃的全麥麵包、無糖代餐餅乾,有多少廠家能真正做到“無糖”?!


還有脂肪含量>10%、碳水>28%的都是高糖高脂的魔鬼食物,會觸發你大腦中食慾,讓你根本停不下來,不知不覺攝入超標——胖!!!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還有一種能讓蛋糕、麵包等變得口感鬆軟;能讓餅乾、起酥糕點等變得酥鬆可口;能讓炸雞、炸薯條等變得更加香脆;能讓咖啡、奶茶、冰淇淋等變得更順滑美味,多虧了【反式脂肪】……


而這種反式脂肪的長胖能力是不飽和脂肪的7倍,還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學會看成分表很有必要,尤其是減脂養生的妹子們!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一、成分表裡都裝了什麼?

隨手拍了兩張平時愛吃零食的背面,一般的零食都會註明食物的配料表以及營養成分表。


這張是配料表: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這張是營養成分表: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它們的關係?


上下級?不不!當然不是你理解的上下級關係,只是一般商家喜歡把它們印刷在一起罷了!


①什麼是配料表?


簡單來說就是食品加工中使用到的所有原料、輔料以及食品添加劑。


通俗點來講就是製作食品的總體材料唄!


比如,我最愛的薯片。基本上主材料就是馬鈴薯粉~


至於排列順序?一般誰含量多,排名比較靠前。


除了這些常見的配料,我們能發現幾乎每種食物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劑,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包括這些: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包括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等。


啊啊啊,說了這麼多,老百姓們表示,這食品添加劑到底是好還是壞?


別急!準確來說,食品添加劑≠有害物質!


你要想想畢竟都要光明正大經過食品管理局驗證過的食物,怎麼可能吃了對人體有害呢?


添加劑的目的是為了讓食品更加安全、好吃、好看以及方便加工。


比如說,大米中有防腐劑;食用油裡要用到脫色劑和抗氧化劑等等。


除此之外,國家法規對允許添加成分的食物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特別是祖國的未來——嬰幼兒食品,愈加嚴格。


之所以談“添加劑”色變,那是因為早些年不法商家使用了非法添加物,比如: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等等,這些根本不在國家食品添加劑的名單中,因此,一般在大型正規超市、網點購買的零食是不存在這些情況的。


②什麼是營養成分表?


簡單的營養成分表長這樣↓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基本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此表從哪裡看起?


第一眼:


最後一列的NRV(有些進口食品會這麼標註)也就是營養素參考值開始看!百分比是最直觀的。


國家對能量和每種營養素有推薦攝入量(能量8400KJ、蛋白質60g、脂肪<60g、碳水化合物300g、鈉2000mg)


減肥的妹砸拿到零食肯定會掃到脂肪這一塊,告訴你,你還是小白級別,大神應該關注能量和蛋白質。


有些盆友表示看不太懂,能量代表啥?


能量也就是碳水、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素的總和,也被稱為總熱量。


默認單位(KJ) 1大卡=4.18kJ


✅ 蛋白質


人體必要的營養素。乳製品和肉類製品中含量很突出,也能作為判斷食物好壞的標準。


減肥期,我推薦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一般脂肪容易過量而蛋白質基本不會,除非你瘋了突然一天之內喝上好幾升的奶。。。。。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第二眼:


現在可以看你最最關心的✅ 脂肪含量,順便帶上碳水化合物!想要減肥,碳水的攝入也是關鍵。一般,谷薯類或原料有小麥粉,玉米澱粉等,碳水含量會更高。


我國營養標籤沒強制要求將糖含量獨立標註,所以有些富含白砂糖或果葡糖漿的食物,碳水這項含量會非常高。


脂肪,並非完全有害,必要的脂肪酸是必需的營養素,把握量是關鍵。常見來源是堅果類、食用油、油炸類和脂肪乳化類食品。

PS:配料表中出現氫化植物油需標出反式脂肪酸含量。


第三眼:


✅ 鈉,一般被標在最後。


做菜少加鹽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關注包裝食品中鹽含量,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腎病、胃癌,不可忽視。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最最最後,細心點!


1、看清單位


營養表通常以每100g或100ml為單位,但也有按包裝單位標註,顯得能量值低一點,大家要擦亮眼睛!


2、無糖≠健康


國家規定“無糖”是含糖量≤0.5g/100g

許多“無糖食品”沒蔗糖但有澱粉呢!還會用低級棕櫚油作烘焙油,飽和脂肪含量和熱量嚴重超標!


二、減肥到底應該如何挑選食品?


包裝上宣傳的全麥、非油炸、零脂肪或無添加糖的食品一定能減肥麼?

挑選減肥食品的時候,請注意一下四個誤區:


1.全麥不都是全穀物


相對於精糧,全穀物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但食品包裝上標註“全麥”的食物,原料不一定都是全麥麵粉。

怎麼挑選真正的全穀物製品?

看配料首位是不是全麥粉,而且是不含精製米麵(小麥粉)成分的產品。


網上實在找不到真正全麥的吐司麵包,我就自己做哈哈哈,看看我的手藝: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2.“非油炸”≠無油


大家都知道油炸食品的熱量以及脂肪含量非常高,多吃甚至會產生有害物質,那麼食物上標註非油炸就代表是健康食品了嗎?


油炸地瓜片以及碳烤非油炸地瓜片的配料中都含有植物油。碳烤的能量和脂肪含量遠超於油炸,吸油厲害,吃起來也就更容易長胖。


如何挑選買非油炸的食品?


“非油炸”不等同於無油,首先要注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油,其次比較配料表中的能量及脂肪含量。


3.“零脂肪”可能含添加糖


“零脂肪”是不是就不存在脂肪,可以放心吃?你可拉倒吧!“零脂肪”的食物雖然脂肪含量低,但別忘了含有添加糖等其他成分。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來看看常見的乳酸菌飲料


打著“零脂肪、零膽固醇,暢飲無負擔”名號,可以看到主要成分中白砂糖可是排名老二!!!緊接著就是果葡萄漿,兩者可都屬於添加糖!!再看看營養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為10g,要知道肥宅水也就10.6g啦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如何挑選真正零脂肪的食品?


首先注意配料中添加糖的排列位置,再去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經過衡量後再選購。


4.“無添加糖”≠無糖


再次大膽猜想,如果沒有添加糖,是不是就能成功減肥?

呵呵 —— so 還是不能等同於無糖!


一般的添加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果葡糖漿等,每日不應該超過50g,最好在25g以下。想購買真正“無添加蔗糖”食品,還得查看配料是否含其他糖。


國家規定“無糖”是含糖量≤0.5g/100g,許多“無糖食品”沒蔗糖但有澱粉呢!還會用低級棕櫚油作烘焙油,飽和脂肪含量和熱量嚴重超標!


不管減肥還是日常,我們都要儘量⭕ 選擇更天然、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我們的身體很聰明!知道哪些是營養會吸收、哪些是多餘能量會堆積。養成好的飲食習慣是關鍵!這樣我們的陳代謝會逐步提高~慢慢養成易瘦體質,偶爾放縱也不怕胖啦✌

3分鐘讀懂營養成分表,你再也不會稀裡糊塗變胖了

  • 以上~ 歡迎留言交流,記得比個心心❤收藏,真心希望姑娘們能健康快樂的瘦下來美美噠


❤ 花了一晚上整理の減脂三餐,健身真的要科學營養+開心!

✅ 我の主頁也整理了食譜,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