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虐女童事件:文明與道德的較量!

被虐女童事件:文明與道德的較量!

近日,黑龍江四歲女孩被虐待成為熱搜,再次將人性曝光在弱者被欺負的言論裡。在繼母“為所欲為”的家庭紛爭角色扮演中,遠遠不能從表象的世界來看待事情的起源、過程和結局,而是深究:文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在社會這一天平上,道德和文明是天平兩端的砝碼,有人會覺得文明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嗎?回答是,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正如知識和智慧,技術和藝術一樣,即使在某些範疇上一致,但仍然不能將它們相提並論,同日而語。

從現在的很多不正常事件來看,某些人的做法既越“禮”,也越“理”。四歲女童被打進ICU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被虐女童事件:文明與道德的較量!


何為“禮”?禮是道德的終極準則,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人際關係準則。何為“理”?理是新的文明社會繁衍出來的一種符合社會正常價值取向的判斷原則。越“禮”是對人類道德的排擠與挑釁。越“理”是對現代文明進步的公然阻礙,不利於發展社會總體正常價值體系。此兩種行為都嚴重影響“人”這一本質特徵。

詩經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在這次事件中,女童原來的親生父母離了婚,他們沒有做到夫妻感情和睦。進而導致一些不符合社會道德的事情發生在原生家庭中,使彼此感覺不到幸福。離婚後多方都會遭到連累。

現代文明有金錢、慾望、幻想、浮躁的誘惑,道德在多節奏、多元化的衝擊下顯得力不從心。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作為長輩,如果你動用道德來約束自己,多反省自己,那你的家庭將是和睦的。“子不孝,父之過”,要求孩子對你孝順之前,你對孩子是否做到了仁慈呢?

被虐女童事件:文明與道德的較量!


禮記中說:“慈幼,為其近於子也。”連像你自己的孩子都應該對他們仁慈,更何況是自己的孩子。當女童繼母暴打孩子時,心裡是否會產生一絲憐憫之情呢?孩子的原生家庭已經解體,對她來說也是不幸,而繼母又在她幼小的心靈傷口上撒鹽,極有可能會對孩子將來的性格產生不良影響。

奉勸那些“強者”,凡事適而可止吧,多行不義必自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