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學於文”是廣泛學習文化知識,掌握真理。一個人廣泛地掌握了真理,就是掌握了知識規律,就變得非常有才氣。
但是,人有才氣並不能必然成為有用的人。還必須輔助以德。有才無德的人,比無才無德的人更具破壞性,更可怕。德才兼備才能堪當大任,才會成就事業。
“約之以禮”是以禮節、禮儀規範言行舉止。這個過程就是涵養道德意識,培育道德操守的過程,是培養有道德的人的過程。 “亦可以弗畔矣夫”是說有才有德的人,可以做到不離經叛道。
為什麼,孔子會有這樣的結論。是因為在春秋時期,“畔”的事例太多了。子弒父、父殺子、臣弒君、兄弟相殘、陪臣執國命,整個是禮崩樂壞的局面。
造成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景象的根本原因是,在上位者德不配位,在下位者有才無德。所以,才有孔子的主張: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才能做到德才兼備,亦可以弗畔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