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水賣出百億身家,他才是最懂營銷的企業家!

一瓶水賣出百億身家,他才是最懂營銷的企業家!

他,做過泥水匠,做過記者,最終成為商人;他,種過蘑菇,養過鱉,賣過水;他,有創意,懂策劃,更會營銷;他,商業風格獨具一格,被人們成為“獨狼”;他,就是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鍾睒睒。

從泥水匠到記者,再到商人

1954年生的鐘睒睒,家族原本是已定居在杭州的一個書香門第。但上到小學五年級時,鍾睒睒被迫輟學。時逢“文革”,其父母被打成右派,從杭州下放回了老家紹興諸暨。連帶鍾睒睒的教育歷程也受到了影響。

輟學之後,是一段絕對灰暗的人生經歷,從上世紀60年代末到1977年,鍾睒睒輾轉於嘉興、紹興等地,學做泥水匠和木匠,其家庭在諸暨除了逢年過節,“幾乎不上別人家做客”。

文革結束後,隨著家中長輩進入浙江廣電系統工作,鍾家從諸暨遷回了杭州。鍾睒睒的人生經歷了第一次飛躍:先是在浙江省文聯管理基建,後來去了《江南》雜誌社與《浙江日報》社。

鍾睒睒在《浙江日報》待了五年。至今仍聲稱懷有“浙江日報情結”。

記者生涯不僅開拓了眼界,也給鍾睒睒積累了很多資源,甚至後來的創業夥伴,也是在早年的採訪中所認識。

1988年初,國家正式批准設立海南經濟特區,隨之湧起一波海南淘金熱。如今財富榜上的許多知名富豪,都是當年的淘金客。

就在這一年,鍾睒睒從《浙江日報》辭職,奔向海南,開始了自己作為商人的歷程。

一瓶水賣出百億身家,他才是最懂營銷的企業家!

在商界風起雲湧

鍾睒睒最初的理想,是準備在海南辦出中國的第一份私營報紙,但即使是在新成立的經濟特區,報紙刊號仍然是私人無法涉足的禁區。

因此,種蘑菇,成為鍾睒睒在海南最早的創業項目,這還得益於他在報社農村部積累的人脈。但很快這個項目敗光了鍾睒睒所有的投資。因為海南早晚都很溼潤,偏偏中午特別乾燥,“蘑菇的嫩尖剛抽出來,一箇中午就馬上乾枯。”種下去的蘑菇,根本無法存活。

種蘑菇失敗後,鍾睒睒還嘗試過一些其它生意,有人說他是在海南靠賣窗簾起家。

1991年,鍾睒睒已在海南站穩腳跟,成為娃哈哈廣西和海南的總代理商。

而真正令鍾睒睒一飛沖天的,是後來名聲大噪的“養生堂龜鱉丸”。

鍾睒睒發現,海南流行吃一種龜鱉煲制的養生湯,龜、鱉是海南當地的特產,這種煲湯結合了美味與滋補兩大特點,成為一時的餐飲風尚。這種流行給鍾睒睒帶來了產品的靈感。

1993年10月,海南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簡稱:海南養生堂)在海口成立。海南養生堂推出的“養生堂龜鱉丸”,“以天然龜鱉為原料,根據中醫傳統理論配伍。用現代超低溫冷凍結技術,在零下196攝氏度下使全球全鱉脆化成微粉”。

“養生堂龜鱉丸”產品一經推出,市場反應良好,使海南養生堂在上世紀90年代崛起的眾多保健品品牌中佔得一席之地,也為鍾睒睒掘到了真正的意義上的第一桶金。

隨後的20年裡,養生堂陸續推出了“農夫山泉”、“朵而”、“清嘴”、“母親牛肉棒”、“成長快樂”等十多個品牌和產品。

“農夫山泉”的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2001年,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改名“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農夫山泉推出“農夫果園”系列混合果汁飲料,“喝前,搖一搖”成為一時廣告亮點。2004年,推出“尖叫”系列功能飲料,創新的瓶蓋涉及和良好的口感,讓“尖叫”在功能飲料市場擁有了一席之地。2008年,農夫山泉推出“水溶C100”檸檬汁飲料。2010年創新推出“維他命水”,2011年又推出“東方樹葉”無糖茶飲。2013年“打奶茶”系列上市。

至此,“農夫山泉”在水行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新的潮流。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農夫山泉又推出3款瓶裝水產品:農夫山泉玻璃瓶高端礦泉水、農夫山泉天然飲用水(適合嬰幼兒)和農夫山泉學生天然礦泉水。

獨具一格的事件營銷

這位鮮在公眾場合露面的浙江老闆,過去屈指可數的幾次亮相,都曾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人。

“他看起來更像是個創意人或策劃人。”一位曾任職農夫山泉的高管說。鍾曾多次宣稱,“企業不會炒作,就是木乃伊”。

從發展伊始,農夫山泉一直奉行的就是鍾睒睒邏輯——“最好的營銷就是事件營銷”,創造事件、抓住事件,就會抓住一切。

農夫山泉的成長史,就是一路打過來的水江湖混戰史。每次的“水仗”,事後看來都是一次事件營銷,無論譽謗,都直接拓展了農夫山泉的市場份額。

2000年的純淨水大戰,就是一例。在此前,中國瓶裝水市場一直是純淨水的天堂。

“原本打算的只是常規發佈,直到新聞發佈會的前夜,大家還沒想出好的新聞點。”但一夜過後,鍾睒睒在發佈會上的發言令人目瞪口呆。在大部分員工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他突然拋出了一個“大新聞”,決定停止生產純淨水,因為經過實驗證明,純淨水對健康並無益處。

廣告投放了三個月後,眾多純淨水企業聯合提交了對農夫山泉“不正當競爭”的申訴。

這正是鍾睒睒此後留給行業和媒體的最初印象:為了營銷業績,寧可冒天下之大不韙。

“有人說我們是叛徒。我倒認為我們有點像哥白尼。真理越辯越明,所以這也是一場意識革命。”鍾睒睒事後略帶得意地說。

2007年,農夫山泉又盯上了新對手,引爆了第二場水戰。這次是份額猛增的行業新老大康師傅。當時康師傅礦物質水已達到年銷售幾十億的市場份額。

這一次鍾睒睒選擇的策略是,讓水的酸鹼性成為民眾討論的話題。“好的廣告,不僅是引起用戶關注,更重要的是讓用戶討論。”當時在廣告部的會議室裡,就貼著這樣的廣告格言,這正是這位好鬥的董事長著力灌輸的另一套廣告原則。

兩次水戰後,農夫山泉受益巨大。數據顯示,2012年12月,農夫山泉系列產品銷售第一次突破了百億。

一瓶水賣出百億身家,他才是最懂營銷的企業家!

“獨狼”性格,輝煌三十年

自負、好鬥、缺少朋友……被認為不擇手段的鐘睒睒,獨狼之名,早已在行業內盛傳。

狼性總是體現在鍾睒睒挑釁式的發言上,比如“在中國,最懂水的,是農夫山泉,不是專家也不是什麼協會”。農夫山泉的一名前高管回憶說。在2006年深圳舉行的全球飲用水大會上,鍾睒睒更直接攻擊康師傅等的礦物質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不提倡的,不應該生產。

鍾睒睒本人並不諱言。“獨狼”就是有時候會孤獨。“這可能和做了多年記者也有關係,過去了就都是過眼煙雲。”他說。

鍾睒睒身體裡流淌著的是諸暨人好鬥的血液。在溫文爾雅的紹興師爺中,諸暨人一直是個異類。

他不參加企業家協會,絕少企業家朋友,不參加政協、人大,幾乎不陪政府的官員吃飯,報紙上,也幾乎沒有個人的報道。他對自己的孤傲和自負毫不掩飾:“我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同行們在幹什麼、想什麼,我根本不管。”

二十多年前,鍾曾在一封信中剖析自己,“以前太可憐了,可憐自己那種莫名其妙的自尊與清高,對所有商人都不屑一顧,這實在是太淺薄。商人中的能人才是真正的強人,文人中的能人只是半個強人。”他自此選擇了做真正強人的從商道路,扎進了水行業。

面對未來,“獨狼”依舊

鍾睒睒的這種獨,是特立獨行,是獨來獨往,但也是獨善其身。

隨著中央出臺多項政策,很多行業內的企業紛紛轉型,但是轉著轉著,卻忘記了來時的路,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誰。

鍾睒睒曾就經濟發展,到底是升級還是轉型發表過這樣的看法“人們對升級轉型有著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轉型就是盲目地拋棄掉自身原有的,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升級比轉型更為重要和關鍵,突破自身瓶頸的過程,是一個走向更高、更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過程。”

一瓶水賣出百億身家,他才是最懂營銷的企業家!

農夫山泉官網上積極健康的產品形象

鍾睒睒曾說過 “拒絕平庸,拒絕土豪”,一句如同標語般的話卻點破了產業升級的關鍵。如何讓自家的產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正是每一個企業破局的關鍵,只有瞭解到產品創新、產業升級的重要性,自身才能不被局面所困。經濟發展之下,升級和轉型的要義正日漸清晰和急迫起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