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教孩子這3件事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很多父母盼著孩子成才,但想要培養孩子成才,父母必須要有遠見。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教孩子這3件事。

1

讓孩子學會自立

之前有一則新聞震驚無數個家長。

楊鎖是一位四肢健全的年輕人,智商正常,但卻活活餓死在家中。

楊鎖從小被父母溺愛,8歲的時候,父母還捨不得讓他學會走路,出門時,父母也揹著他出門。

楊鎖23歲,父母雙亡,再也沒有人照顧楊鎖的生活起居了,從前楊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今卻什麼都不會。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不出去幹活,也不懂得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最終只能活活餓死在家中。

在九泉之下,楊鎖的父母估計難以閉眼吧。

為人父母的第一堂必修課,那就是學會放手。

放手讓孩子學會穿衣、吃飯、做家務、寫作業、讓他學會解決問題;

放手讓孩子選自己的喜好、專業、人生。

孩子只有在父母不斷放手中,才會慢慢學會自理、獨立,然後慢慢變成一個獨立的大人,長大後,即便離開父母的懷抱,依然能過得很好。

但現實中,不少家長生怕孩子受傷,生怕自己付出的不夠多,恨不得想把孩子的一切都包辦在自己身上,其實,這不是愛,這是在扼殺孩子的能力。

龍應臺曾說:真正的母愛,其實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既然父母沒辦法陪伴孩子到永遠,那就要早點放手,讓孩子早點直面生活,學會獨立。

親愛的家長,絕情點吧,畢竟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學會放手。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教孩子這3件事


2

讓孩子學會吃苦

《少有人走的路》曾有一句臺詞:人生苦難重重。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經歷重重苦難,而這世上唯一能陪自己經歷這些苦難的人只有自己。

目前很多父母還沒能意識到這一點,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承包在身上,一遇到問題就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

曾做過一組調查,全世界教育花費最高是就是中國,而且超過三分之一的家長都會選擇全職在家照顧孩子。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了,把孩子捧在溫室中,生怕他受到一點點來自外界的傷害。

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很難在社會中立足,以後長大後,遇到一點苦難就會被打敗。

曾國藩曾說:“如果孩子不經歷苦難,是不能成材的。”

如果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多經歷風雨。因為只有在風雨中才能練就一雙堅強的翅膀,即便孩子離開父母的身邊依然能翱翔。

記住:沒有任何一種能力是在快樂中產生的,這些能力都是在痛苦和失敗中培養出來的。

所以,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教孩子這3件事


3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隱私

教育孩子更重要的,父母要先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

生活中,不少家長察覺孩子心神不寧時,總是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記、手機,以此查明真相。

當被孩子撞見時,不少家長還理直氣壯說:你是不生出來的,你就不該有隱私。

要求孩子不得有隱私、不得有小秘密。

家長打著,我是為你好,生怕你走歪路,其實這種“我為你好”正在扼殺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家有兒女》中, 夏東海曾說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有時候,她就是不願被別人知道,往大點說,尊重隱私權,恰恰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往小點了說,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那以後必定不會尊重別人。

只有孩子自身的隱私得到尊重,他才會推己及人,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給孩子提供獨立的空間,保護孩子的隱私,這不僅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也能讓孩子在有安全感的家庭中成長,讓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雖然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孩子離開母胎之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重任就是以身作則,恰當引導,明確邊界,這才是聰慧家長該做的。

《戰國策》裡說:“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之深遠。”有遠見的父母,都是懂得為孩子考慮深遠,而不是一味放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