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蹈,航母艦載機的起降

量子上一篇文章說道。艦載機的數量是一艘航母戰鬥力的完全表現。航母作為航母編隊的核心,肯定是優先受到保護的。所以大家可能常規的認為,在航母上駕駛艦載機應該算是最安全的一個職業了。但確實難並非如此,航母上面艦載機的失事率比空軍駕駛戰鬥機的失事率高很多。可以說航母的艦載機從起飛和降落這一系列過程中都有很大的危險性。而這其中艦載機的降落更是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蹈。下面量子就來和大家聊一下航母上面最危險的工作:駕駛艦載機。

刀尖上的舞蹈,航母艦載機的起降

首先來說說艦載機的起飛。大家都瞭解飛機在起飛之前都需要一個助飛的過程。飛機之所以能夠飛起來,是因為機翼上下兩側空氣的流速不同。而空氣流速不同就會產生壓強差,飛機就是利用這個壓強差提供向上的升力。所以飛機在起飛之前都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這就是起飛速度。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民航客機還是軍用戰鬥機,都需要修建長長跑道的原因。尤其是大型運輸機,他們的跑道長度甚至是加長的。修建長長的跑道,是為了給戰鬥機提供足夠的空間使他們加速到起飛速度。也是為了在起飛不成功的時候,能給他們有一個緩衝的地帶。在陸地上如果駕駛員判斷出飛機跑到跑道盡頭,也沒有辦法達到起飛速度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減速將飛機停下來再次重複起飛。否則的話,即便是勉強拉昇起來,也會因為高度太低而最終機毀人亡。但是在航母上面,艦載機起飛跑道的長度不可能做到無限長,即便是航母上面的重載起飛跑道也才100多米。如果在這一起飛過程中,艦載機的發動機或者說其他部位出現故障,導致艦載機在跑完跑道的長度之後還無法達到起飛速度。那麼這一架艦載機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墜入大海。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運氣好的話,只是損失一架艦載機,駕駛員還可以逃生。

刀尖上的舞蹈,航母艦載機的起降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艦載機得起飛和降落也是同樣的道理。升起來不容易降下來更難。艦載機失事所有事件中,有70%都是在艦載機降落過程中發生的。航母上艦載機的降落並不像在陸地上那樣平穩。因為大海中的海浪航母會上下左右的顛簸,這一種來回的顛簸會導致駕駛員判斷失誤。如果駕駛員判斷失誤,降落的高度太低,艦載機會直接撞到航母甲板之下的船體上。如果電路的高度太高,會導致艦載機的尾鉤沒有辦法勾住阻攔索。還有的艦載機失事,是因為阻攔索突然斷裂,又或者說是艦載機的起落架強度不足以支持艦載機在著陸那一刻瞬間衝擊力起落架斷裂,艦載機拍在甲板上在甲板上,直接導致艦載機解體。航母上的甲板長度根本就不足以支持艦載機降落所需要的長度。所以單憑艦載機自身的阻力是沒有辦法降落到航母上並穩穩的停下來的。這就需要施加一個外力,這一設備就是幫助航母降落的阻攔索。為了避免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航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失敗,需要有一套備用方案。所以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的時候並不是收油門,而是將油門推到底。為的就是如果降落失敗,艦載機的駕駛員可以在瞬間將發動機的推力推到最大,然後再次升空,再次尋找降落的時機。即便是有這樣雙重的保險。艦載機失事也是大多數發生在降落階段。而根據統計,美國的艦載機大約有12,000架是因為降落而導致墜毀,大約有8000多位艦載機駕駛員犧牲。

刀尖上的舞蹈,航母艦載機的起降

在外來人看來光鮮亮麗的職業,或許只有行業內的人才會懂他們的苦。我國現在已經入役了兩艘航空母艦。而相應的訓練也在有條不紊的展開。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我國艦載機自然也有墜毀,也有艦載機駕駛員的犧牲。他們明知有危險還要去做,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信念,他們的背後有一個祖國需要他們來守護。

刀尖上的舞蹈,航母艦載機的起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