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做什麼檢查?

小可愛275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一般在正常分娩前,需要做彩超檢查、血尿常規、一些生化指標,凝血功能,免疫指標的檢查以外,還要做心電圖檢查、骨盆測量、胎心監護等檢查的,總之在順產之前只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做檢查即可,要根據這些檢查來看一下胎兒的情況以及自己有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然後及時調整分娩方式。

在臨產之前要注意做好各項檢查,確保孩子以及孕婦安全。在生產之前可以適當運動是有利於順產的,因為適當鍛鍊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以及盆底肌的力量,有助於更好更快的順產。

一般來說女性在生產之前的話還需要帶好相關的生活用品的,同時還要放鬆心情,要有思想準備,整個分娩過程一定要配合醫生,好好用力。 如果在產程中,宮縮乏力、胎兒缺氧,那就要隨時聽從醫生的意見,一切一母胎安全為原則。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陳慶華大夫


如果曾經沒有剖腹產,則進行常規檢查。有過破腹產,則需要檢查子宮瘢痕厚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763ad5dcc174ff0af3a1d7cd998fecb

杏子100


懷孕後頻繁的孕檢是讓很多準媽媽們困擾的,因為產檢的重要性,不檢查不行,心裡不放心,可是檢查又嫌麻煩,好不容易熬到孕晚期,準媽媽們可謂是看到了曙光。

可是到了臨產前,孕檢也是依舊需要做的,次數上來說,臨產前的檢查頻率會比孕期中的檢查更密集,程度上來說更顯尷尬,更讓人鬱悶的是不檢查還不行,否則還可能影響正常分娩。

臨產前需要做哪些檢查?

測量宮高腹圍

在孕期中,基本自20周起開始測量宮高腹圍,每4週一次,但是到了孕晚期時,宮高腹圍的檢查頻率會更高,縮短到每2周或每週一次。

宮高腹圍的測量能有效對孕媽和胎兒健康做出判斷,可以大致瞭解胎兒的大小、羊水多水等,並結合超聲數據來判斷是否為巨大兒,是否符合順產條件。

產前常規檢查

當孕媽有了臨產徵兆時,在宮縮還不特別強烈但是有規律宮縮時,醫生會安排做超聲確保胎兒狀態是否良好,羊水量和質量是否清澈正常,胎位是否符合生產條件,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等情況。

同時還會安排尿檢、血常規、心電圖等常規檢查,以便對胎兒和孕婦身體情況有一個具體的詳細瞭解,可以為分娩過程中出現的某些意外做出最快最迅速且安全的反應。

頻繁酸爽的內檢

內檢是每個順產的準媽媽不可或缺的一個檢查步驟,內檢雖然尷尬,但是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內檢是醫生通過中指和食指來檢測準媽媽骨盆打開情況,準確測量宮頸口的張開情況,可以準確判斷是否可以上產床,是否已經到了可以用力分娩的時刻。

內檢的過程不僅尷尬,還很頻繁,而且基本上孕婦因為宮縮痛叫的越頻繁聲音越大,醫生來內檢的次數就可能越多,以確保是否真的因為開宮口才讓孕婦痛的受不了。

胎心監護

在孕婦上產床之後,在分娩全過程中都會進行胎心監護,以確保能實時準確知道胎兒的狀態,直到分娩結束才會把胎心監護設備撤下。

在分娩過程中,不僅孕媽在用力,胎兒也實時都在轉體,配合宮縮下移,在經過軟產道和骨產道過程中,胎兒可能會碰到障礙,若因障礙停留過久,可能會有缺氧可能,而這種狀態只能通過胎心監護得知。

若在分娩過程中胎心不正常,醫生會根據提示直接加速分娩過程,比如給孕婦打氣要求用力,比如按壓孕婦肚子進行助產,或者使用產鉗、吸盤、側切等手段,以確保胎兒能快速恢復正常胎心。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一枚,職場媽媽,帶娃碼字

——多平臺優質原創作者,會點孕產,懂點育兒,更專注教育

——孕育、帶娃是當媽一生的事業,關注我,一起更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