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幸於始者怠於終,繕其辭者嗜其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小白的文化之旅


我是【漫條思理】,我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這句話的意思是:

(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在開始的時候抱著僥倖心理的,到最後,也一定會變得鬆散懈怠。

(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在說話的時候越漂亮的,到最後,也一定是對你有所圖的。

深層含義

這兩句話,圍繞做事和處世而言。

第一句告訴我們,做事的事情要提前做好規劃,不要指望僥倖可以完成。比如我們的學習,不要認為僥倖就可以通過考試,這樣到頭來,你的學習一定會懈怠下來。

第二句告訴我們,跟人打交道時要注意的。孔子曾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對你恭維有加的人,一定是有對你有所圖的人。


漫條思理


寶釵之言:幸於始者怠於終,繕其辭者嗜其利。這一句話,應以原版註釋為準。而我略有不同,其意應是,人處理或做某件事,井始興趣勃勃,慢慢才知道並非易事而洩氣了,終持怠慢的態度,於事無功。又對某種事情,開始言辭響亮,說得頭頭是道,義氣填膺,後考慮到自身的利害和自己的利益而忘了義,只顧自己和目前的利益,最終也是放棄了初衷,甚至與人同流合汙!寶釵這句話寫得像駢體文一樣,寫得非常簡明生動。讀過使人明瞭又深意的。這句話也是對年輕人的一個禮節性的訓誡!


直又直


這句話的意思是:開始僥倖得利的人,由於過於輕鬆,過後反爾懈怠而終;有些善於言辭誇誇其談的人貪圖私利不一定有真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