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切削加工中,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質量和重複精度,必須正確地選擇和確定合適的刀具,對於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高難度加工,刀具的選擇尤其重要。

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高速刀具路徑


CAD/CAM 系統通過在高速擺線刀具路徑中精確控制吃刀弧長,而獲得極高的切削精度。當銑刀切入轉角或切入其它複雜幾何形狀時,吃刀量也不會增大。為了充分利用這種技術進步,刀具製造商設計開發了先進的小直徑銑刀。小直徑銑刀通過採用高速刀具路徑,能在單位時間內切除更多工件材料,獲得更高的金屬去除率。


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在加工時,刀具與工件表面接觸過多,容易導致刀具很快失效,一種有效的經驗法則是:使用直徑約為工件最窄部位尺寸1/2 的銑刀。當銑刀半徑小於工件最窄部位尺寸時,刀具就有左右移動的空間,並能獲得最小的吃刀角度。銑刀可以採用更多的切削刃和更高的進給率。此外,採用直徑為工件最窄部位尺寸1/2 的銑刀時,可以保持較小的吃刀角度,且在刀具轉向時也不會增大。


機床剛度也有助於確定可使用刀具的尺寸。例如,在40 錐度的機床上進行切削加工時,銑刀直徑通常應< 12.7mm。而使用直徑較大的銑刀會產生可能超過機床承受能力的較大切削力,導致顫振、變形、表面光潔度變差和刀具壽命縮短。


採用較新的高速刀具路徑時,銑刀在轉角處發出的聲音與直線切削時並無二致。銑刀在切削過程中所發出的聲音都相同,表明其未受到大的熱衝擊和機械衝擊。銑刀在每次轉向或切入轉角時都發出尖嘯聲,則表明可能需要減小銑刀直徑尺寸,以減小吃刀角度。切削髮出的聲音保持不變,表明銑刀承受的切削壓力均勻一致,並未隨著工件幾何形狀的變化而上下波動,這是因為其吃刀角度始終保持恆定。


銑削狹小部位


大進給銑刀適合狹小部位的銑削加工,可以產生切屑減薄效應,使其能以更高的進給率進行銑削。


在螺旋銑孔和銑削肋板的加工中,刀具不可避免地會與加工表面產生較多接觸,而採用大進給銑刀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工件的表面接觸,從而減少切削熱和刀具變形。


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在這兩種加工中,大進給銑刀切削時通常處於半封閉狀態,因此,最大徑向走刀步距應為銑刀直徑的25%,而每次走刀的最大Z 向切深應為銑刀直徑的2%。在螺旋銑孔中,當銑刀以螺旋刀軌切入工件時,螺旋切入角為2°~ 3°,直至達到銑刀直徑2%的Z 向切深。


若大進給銑刀切削時處於開放狀態,其徑向走刀步距取決於工件材料的硬度。銑削硬度為HRC30-50 的工件材料時,最大徑向走刀步距應為銑刀直徑的5%;當材料硬度高於HRC50 時,最大徑向走刀步距和每次走刀的最大Z 向切深均為銑刀直徑的2%。


銑削直壁


在銑削加工帶平肋板或直壁時,使用圓弧銑刀效果最好。4-6 刃的圓弧銑刀尤其適合對帶直壁或非常開闊的部位進行仿形銑削。銑刀的刃數越多,可採用的進給率越大。不過,加工編程人員仍需儘可能減少刀具與工件的表面接觸,並採用較小的徑向切寬。在剛性較差的機床上加工時,採用直徑較小的銑刀比較有利,小直徑銑刀可減少與工件的表面接觸。


多刃圓弧銑刀的走刀步距和切削深度與大進給銑刀相同。可採用擺線刀具路徑對淬硬材料進行切槽加工。確保銑刀直徑約為槽寬的50%,使銑刀具有足夠的移動空間,並確保吃刀角度不會增大和產生過多的切削熱。


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適合特定加工的最佳刀具不僅取決於被切削材料,還取決於所採用的切削類型和銑削方法。通過優化刀具、切削速度、進給率和加工編程技巧,就能以更低的加工成本,更快、更好地生產零部件。


內容來源:網絡

本期編輯:小艾
商務合作:021-37709287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AMT尊重版權並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除無法溯源的文章,我們均在文末備註了來源;如文章視頻、圖片、文字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


乾貨 | 不同加工條件下如何正確選擇銑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