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每個寶寶的性格都不同,她們對於洗澡的態度也表現得並不相同。有很多寶寶很喜歡洗澡,一進澡盆就不想出來。但有些寶寶很討厭洗澡,一聽說洗澡就大哭大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彤彤今年已經三歲了,機靈可愛,還特別懂事,家人都誇她像個小大人,全家都很喜歡她。但是彤彤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問題,讓彤彤媽媽特別頭疼。

彤彤不愛洗澡,一聽說要洗澡就各種逃跑、被抓回來後一下水小身板還在不停地扭來扭去,大哭大鬧,彷彿要用盡所有的力氣,來反抗到底。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家裡人都很奇怪,這麼乖巧懂事的寶貝為什麼一到洗澡就犯糊。就連左鄰右舍都知道一聽到彤彤哭聲就知道是因為不願意洗澡。


後來經鄰居提醒: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吧,洗澡老是哭可能是哪裡不舒服。

週末,彤彤媽媽就帶孩子去了兒童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後,醫生看著結果說:“沒什麼問題,孩子很健康啊”。彤彤媽媽更疑惑了,孩子沒毛病,為什麼就是害怕洗澡呢?

醫生又要求彤彤媽媽仔細回憶一下“孩子第一次洗澡產生哭鬧情緒是因為什麼?”“孩子洗澡的適合有沒有受到過驚嚇?”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這是彤彤媽媽回憶起來:

彤彤洗澡第一次哭鬧是因為眼睛裡進了洗髮水的泡泡,她睜不開眼睛了,害怕的大哭起來,當時我覺得擦擦就沒事了,孩子有些大驚小怪,就呵斥了她幾句。沒想到讓彤彤對洗澡造成了這麼大的陰影,特別後悔。

後來按照醫生的建議,讓彤彤平時多接觸有水的環境,用洗澡玩具、玩水來過渡到洗澡,逐漸彤彤對洗澡的恐懼與哭鬧慢慢有了好轉的跡象。

專家提醒:小孩子缺乏安全感、並且警惕心都很高,泡泡進眼睛進耳朵進鼻子都會產生對洗澡的恐懼心理。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是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抗議。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們的悉心呵護,家長們對孩子的日常護理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觀察他們的細微變化,才不會一頭霧水。

​在為寶寶們洗澡發愁的家長們,不妨看看這三點注意事項,很有用

一:寶寶洗澡水溫度很關鍵,忌涼防燙

不少成人洗澡的時喜歡把溫度調得高一點,感覺才舒服。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洗澡水不宜太高,在37—40度為宜。根據季節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家長在幫助寶寶洗澡的過程中,要隨時留意水溫變化,寶寶皮膚細嫩,不要讓突然變涼或變熱,讓寶寶受涼或燙傷。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二:寶寶缺乏安全感,做好防護措施

寶寶們的自我保護機制很強,初入一個環境都會謹慎觀察,為了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可以先講寶寶放到浴盆中,當他不害怕的時候慢慢加入溫水。注意洗澡水深度,水沒過寶寶胸部即可。水位太高時會導致寶寶呼吸困難,容易產生溺水。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三:寶寶五官防止進水,寶媽做好保護

寶寶年幼,當水或者泡泡進入眼睛、耳朵裡面會很難受,寶媽們要耐心解釋,不要訓斥孩子增加恐懼心理。同時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以用毛巾或防進水的帽子保護好孩子的五官。還可以通過看動畫片聽故事的形式轉移一下注意力。

寶媽們只要在寶寶洗澡的時候注意好這幾點,根據平時寶寶的表現多謝精心護理,寶寶對洗澡的恐懼就不會那麼大了。


3歲寶寶每逢洗澡會哭鬧,醫生檢查後未現異常,媽媽回憶很後悔

互動:各位寶媽們,你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留下你們的評論一起討論一下吧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奶球媽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