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衛國公李靖是唐朝初年戰神一樣的存在,他不僅在軍事上有著過人之處,在政治上也有著非常強的能力。

唐太宗李世民怎麼也不會想到,當年自己從李淵屠刀之下救出的這個人,在往後的日子裡竟然會為自己打下半壁江山。

李靖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有著四次重要的戰役經歷:在南方他平定了蕭銑、打敗了輔公祏,在北方他擊退了突厥,在西邊他戰勝了吐谷渾。

這四次戰役不僅是李靖個人的勝利,更是整個大唐榮耀時光的開始。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唐初戰神李靖

李靖的過人之處除了軍事才華之外,他的戰略眼光也是相當厲害。

唐朝初年的處境是相當艱難的,尤其是面對南方的割據政權以及邊境的外族襲擾,大唐的國力實際上很難維持持久作戰。

李靖深深地明白這一點,他不僅和他的舅舅韓擒虎一樣是一個將才,還充分吸收了《孫子兵法》的精髓,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帥才。

事實上,李靖的每一次戰鬥都是與唐朝初年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他往往出其不意地攻擊對手,成為以少勝多的典範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李靖編寫了大量的兵書,在這些兵書裡面完美地總結了他的軍事思想。

可惜的是,《六軍鏡》、《陰符機》、《玉帳經》、《李衛公兵法》等兵書已經失傳。

《新唐書》和《舊唐書》中只保留了這些目錄,他的具體軍事思想散見於《通典》和《太平御覽》的有關章節中。

李靖是少有的功高蓋主卻保全性命的軍事家,他始終沒有捲入政治的漩渦,以清醒的頭腦保持著中立的態度,玄武門之變之前面對李世民的拉攏他也絲毫不為所動。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李靖繼承了孫子兵法的精髓

正是這種近乎完美的人生履歷,使得李靖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而他在民間也逐漸被神化。

李靖由大唐初年的戰神轉變成為民間廣為人知的托塔天王,其實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其背後也有著非常深刻的時代烙印。

李靖的神化之路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作為忠臣的形象存在的;

第二個階段是作為俠義的化身存在的,這一階段的李靖已經開始了初步的神化;

第三個階段是作為道教的神靈存在的,他開始成為了民間的保護神;

第四個階段是作為一個毗沙門天王的內地版本存在的,此時的他是佛道融合的產物;

第五個階段則是李靖形象深入人心的開始,他逐漸由明清演義小說走向民間,開始了世俗化的歷程。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李天王形象

《舊唐書》記載,唐太宗為了紀念當初和自己一同打天下的群臣,特別命令著名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內繪製了《二十四功臣圖》。

貞觀十七年,凌陽閣正式成為了大唐的國家級紀念殿堂,而李靖則是其中供奉的二十四位功臣之一。

此時的李靖還是作為一個人存在的,

他並不具備被神化的條件,因為與他同時代的李世民以及群臣還活著,李靖在他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值得懷念的功臣和戰將,但是不足以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神。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二十四功臣

上元元年,李靖被請進武成王廟作為“武廟十哲”之一祭祀,逐步開始了他的神化之路。

李靖在此時的形象仍然是屬於歷史人物,他和周武王、姜尚、關羽等人一樣,國家給予他們的地位是歷史上的偉人,而並非神明。

晚唐時期,中國出現了最早的一批小說雛形,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唐傳奇”,《虯髯客傳》等作品是當時的代表。

《虯髯客傳》正式將李靖賦予了一種俠義的色彩,而正是這種色彩使得李靖逐步由殿堂走向了民間。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風塵三俠:虯髯客、李靖、紅拂女

《虯髯客傳》對李靖形象的塑造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此時的他其實已經開始被初步神化,民間百姓根據自己的訴求給他安置了相應的功能。

唐代的文人將李靖塑造成為一個“替龍行雨”的俠客,而“求雨”這一功能在民間有著相當廣泛的市場。

根據有關縣誌以及史料的記載,唐末五代時期,中國大地上已經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李靖廟宇,這些廟宇幾乎分佈在每一個州縣之中,李靖作為這些廟宇的主神,他被賦予了“掌管天氣”的能力。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虯髯客

宋代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個尊崇道教的朝代,黃老之術的流行使得李靖在宋代成為了道教的神仙。

除了仍舊享受武廟的配祀地位之外,李靖還開始與道教神仙產生了聯繫,而最初與他產生聯繫的就是“九天玄女”。

《水滸傳》裡面也多次提到了宋江和九天玄女之間的聯繫,事實上九天玄女、九霞仙人等等都是宋代頗為流行的神祇。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描述的九天玄女夢中授予宋江密卷,和九天玄女、九霞仙人授予李靖兵書的情節如出一轍,很有可能是脫胎於此的。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九天玄女畫像

《太平廣記》中記述了大量李靖已經被神化為道教神仙的事實,他的身份已經從單純的“掌管天氣”的唐末五代時期的神祇,轉變成為了地方上的保護神,這一點也是符合李靖在軍事上卓著的成就。

李靖成為一方的守護神不僅僅是道教在宋代流行所致,同時也寄託了當時的文人的情懷。

宋代在軍事上一直是相當疲軟的,北方的金人和西疆的党項人一直襲擾,使得宋朝百姓呼喚一個保護神的出現。

但是宋初的民族意識不如南宋後期那麼強烈,加之李靖並不是同時代的人,為此他沒有像岳飛一樣被賦予政治意義,而是依附於道教神仙身上,成為民間的一種信仰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李靖廟

宋以後的元朝是中國戲曲的巔峰,這一時期的元雜劇是中華文化的頂峰之一。

李靖從唐代走到元代,關於他的各種故事層出不窮,由此他也被搬到了戲曲舞臺上。

但是此時的意識形態和中國其他時期是有著區別的,雖然在華夏大地上儒家思想一直是主流,但元代的主流宗教信仰發生了變化。

草原上的蒙古人特別信奉佛教,這一點深刻地影響了當時的元朝人,也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文學作品,元雜劇顯然不可能成為例外。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元雜劇的各色行當

自西域于闐傳來的毗沙門天王信仰在中土流行,李靖此時作為神明存在,顯然會沾上這一信仰的色彩。

毗沙門天王信仰或者說是天王信仰實際上在唐朝就已經存在了,唐代的密宗大師不空三藏是這一信仰的有力推動者。

高僧傳》裡面記述毗沙門天王曾經現身助陣唐軍,這顯然是受到于闐國的影響。

于闐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將毗沙門天王作為自己的守護神,作為唐朝藩屬國的于闐在五代時期也參與了中原的爭霸,于闐國王以唐之宗屬自稱,而後改尉遲姓為李,自稱為“李天王”。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毗沙門天王神像

五代之後的宋朝顯然是不可能推崇這種具有殺傷力的信仰的,一方面宋朝是唐朝之後的朝代,統治者必定忌憚具有唐朝色彩的天王信仰;

另一方面宋朝是一個較為內斂的朝代,沒有唐代那樣開放的性格。

元代作為一個攻擊性極強的朝代,尊崇毗沙門天王信仰是情有可原的,另一方面則是他深受藏傳佛教的影響,具有密宗色彩的天王信仰很容易得到統治者的支持。

而且唐朝距離元朝已經相當久遠,毗沙門天王信仰的政治色彩已經淡化了。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宋朝的場景

此時的李靖正是成為了一個“混血兒”他一方面仍然隸屬於道教神仙的行列,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成為了佛教中的“天王”。

李靖的身份可以說是相當複雜的,到了元朝他至少擁有四種身份:第一,作為武廟的配祀存在,本質上是歷史人物;

第二,民間自發形成的信仰,賦予他“掌管天氣”的“神”的職責;

第三,他被正式列入了道教神仙的班次,成為了道教裡面的“守護神”;

第四點,他成為了佛教意義上的守護神,身份是“李天王”。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西遊記》中的托塔天王

而到了明清時期,中國的民間信仰實際上已經相當世俗化了,各類神仙其實很難分清是道教的、佛教的還是其他宗教的。

事實上,中國的民間神祇一直有著相當複雜的身份,《西遊記》可以說是這種混亂的集大成者。

“托塔天王”在《西遊記》裡是道教的神仙,因為他的領導是托塔天王;但是“天王”這一身份實際上是南傳佛教“護法神”的變種,也就是說它是屬於佛教的。

正是明清一系列演義小說的影響,使得李靖正式走入了千家萬戶。

從唐朝戰神到托塔天王,李靖是如何走向神壇的?其實他是個混血兒

《西遊記》中的托塔天王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兩本書是李靖形象的集大成者,此時的他早已不是凌煙閣內那個無敵的戰神,已經徹底被世俗化成為了一個傳說人物。

徹底的世俗化使得李靖的歷史形象逐漸不為人知,而他的在信仰上也就是宗教上的地位實際上也降低了,“托塔天王”已然成為了一種文學形象。

李靖的形象經由唐、五代、宋、元等朝代,最終在明清之際定型,成為了多種文化、多種階層、多種訴求的混合體。

這一點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正是這種包容性和流動性,使得中國曆經數千年從未中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